— 路面半刚性稳定层厂拌法施工
2000年G205滨州段65km沥青路面的基层均采用半刚性稳定层(5%水泥稳定碎石结构或5%水泥稳定砾石结构)。基层的施工采用厂拌法(拌和站)进行施工,这种方法称料准确、拌料均匀,操作简单,不仅施工进度快,而且质量容易保证,施工效果良好。该方法较适用于大面积稳定层施工。
下面结合该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实践,主要谈谈厂拌法(中心站集中拌和法)的施工方法,工序控制要点.
一、一般规定:
1、必须严格控制结构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2、基层施工时,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气候炎热干燥时,基层混合料可大于1%~2%)时进行碾压,压实度98%。
3、严格控制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应超过2h,并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
4、水泥稳定结构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除施工车辆可慢速(不超过30km/h)通行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
5、水泥稳定结构基层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当厚度大于24cm时,应采用两层铺筑;当厚度小于24cm时,应采用一层铺筑。
二、材料要求:
1、水泥稳定结构层,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集料中不宜含有塑性指数的土。混合料采用JTJ034-2000表3.2.2中的级配。
表3.2.2水泥稳定土的颗粒组成范围
2、水泥稳定结构层中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基层:不大于35%;
底基层:不大于40%;
3、综合稳定土中用的石灰应是消石灰或生石灰粉。
三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 试验准备 首先要对料场进行有代表性取样(水泥、碎石、石屑),并作原材料试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其次要预先进行基层配合比设计,选定合理经济的配合比方案。另外,还要通过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以便控制施工压实度。
2、土基的准备 土基完成后施工队自检合格应及时报验,经监理与质监站中间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底基层、基层施工。
3、 施工放样工作 包括恢复中线和水准测量,一般每10m设一桩(包括中桩边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另外,在两侧指示桩上还要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碎石稳定层边缘的设计标高。若路基较宽,应在中间进行加桩并分别测其相应标高,作为标记。施工时还应拉线以控制底基层、基层顶面标高、平整度。
4、摊铺前准备工作 放好线后,先清除表面杂物及松散物,并适当洒水,使土基表面处于润湿状态。
5、拌和站试拌 通过试拌检查其运作是否正常,特别是材料用量的控制是否准确。
四、试铺试验段
正式开工前,可将100~200m的路段作为典型施工路段(即试验段),按正常施工方法进行试铺,并跟踪测量松铺厚度、标高、碾压含水量、碾压遍数,并进行压实度检测等,作为相应记录,边施工边调整,最后确定松铺材料层的松铺系数,总结试验段施工经验,作为下一步施工的控制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