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4 共3页
181:拱肋:(gong le)arch rib
拱肋是拱桥主拱圈的骨架。在安砌拱波的过程中,它承受本身自重,横向联系构件,拱波及相应施工荷载。因此,拱肋的设计除应能满足在吊装阶段的强度和稳定的要求外,还应满足截面在组合过程中各阶段荷载作用下强度的要求。
182:桥头引道:(qiao tou yin dao)bridge approach
桥梁两端与道路连接的路段。桥上纵坡不宜大于5%。位于市镇交通繁忙处桥上纵坡和桥头引道纵坡。位于市镇交通繁忙处桥上纵坡和桥头引道纵坡不宜大于3%,桥头引道线形宜与桥上线型相配合。
183:桥头搭板:(qiao tou da ban)bridge end transition slab
用与防止桥端连接部分的沉降而采取的措施。它搁置在桥台或悬臂梁板端部和填土之间,随着填土的沉降而能够转动。车辆行驶时可起到缓冲作用,即使台背填土沉降也不至于产生凹凸不平。
184:下部结构:(xia bu jie gou)substructure
桥梁支座以下或无铰拱拱轴线和固结框架底线以下部分。功能是支撑桥梁上布结构并把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安全的传到地基基础上,以达到共同受力的目的。桥台、桥墩、基础都属于下部结构。在设计中,对下部结构应充分考虑土质构造与地质条件、结构受力、水文流速及河床性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185:桥墩:(qiao dun)pier
在两孔和两孔以上的桥梁中除两端与路堤衔接的桥台外其余的中间支撑结构称为桥墩。桥墩分为实体墩、柱式墩、和排架墩等。按平面形状可分为矩形墩、尖端形墩、圆形墩等。建筑桥墩的材料可用木料、石料、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材等。
186:桥台:(qiao tai)abutment
在岸边或桥孔尽端介于桥梁与路堤连接处的支撑结构物。它起着支撑上部结构和连接两岸道路同时还要挡住桥台背后填土的作用。桥台具有多种形式,主要分为重力式桥台、轻形桥台、框架式桥台、组合式桥台、承拉桥台等。
187:基础:(ji chu)bridge foundation
基础是结构物直接与地层接触的最下部分,它将上部和墩台的力传递到地基土壤和岩层。按埋身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主要形式有扩大基础、桩基础、管柱基础和沉井基础。主要视河道水文地质条件与桥梁跨径大小而选择采用。
188:盖梁:(gai liang)bent cap
又称帽梁。在桥墩(台)或在排桩上设置钢筋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的横梁。主要作用是支撑桥梁上部结构,并将全部荷载传到下部结构。
189:耳墙:(er qiang)wing wall
再埋置式桥台中与台帽或盖梁两端相连接的梁块梯形钢筋混凝土板。它主要用于局部挡土并承受水平方向的土压力与活载压力。
189:翼墙:(yi qiang)wing wall
为保证涵洞或重力式桥台两侧路基边坡稳定并起引导河流的作用而设置的一种挡土结构物。翼墙有直墙式(垂直于端墙)或八字式(敞开斜置)两种。后者又称八字墙,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斜置的角度一般习惯采用30度。翼墙的构造形式与地形、填土高度和接线密切相关。
190:单向推力墩:(dan xiang tui li dun)single thrust pier
主要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水平力的桥墩。在顺桥向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要求。在多孔拱桥中如果一孔毁坏往往引起其他桥孔的破坏。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每隔几孔设置制动墩以承受单向水平推力,保证一孔毁坏而不致影响全桥的安全。在多孔连续梁中常将固定支座设在某一桥墩上,使上部结构水平力主要由该墩承受。
191:`辅助墩:(fu zhu dun)auxiliary pier
又称拉力墩或锚固墩。为了使斜拉桥的主跨结构刚度不受边跨主梁挠曲的影响往往左边跨拉锁的锚固点设置联杆与下部支墩相连。这样索力的垂直分力所产生的拉力可直接由支墩承受,减小了边跨主梁的挠曲从而大大提高了主跨的刚度。这种为了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而设置的中间支墩称为辅助墩。
192:防震挡块:(fang zhen dang kuai)anti-knock block(restrain block)
一般在顶盖梁上边梁外侧设置的土工构造无。其目的是防止主梁在横桥向发生的落梁现象。
193:破冰体:(po bing ti)ice apron
在流冰足以影响全桥安全的江河中每个桥墩的迎水面应设置破冰体,其轴线与桥轴线一致。为使流冰在接近桥墩前的破冰体能被撞碎,应预先设置前哨破冰体。前哨破冰体是隔两孔或两孔以上设置的。
194:U形桥台:(U xing qiao tai)U-abutment
当填土高度在4~10米,而引道宽度与桥面宽度相差不大时,而选用的桥台形式。这种桥台由台身(前墙)台帽基础与两侧的翼墙组成。在平面上成U字形。两侧的翼墙是垂直于桥台并与桥台相连(不设沉降缝),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参与前墙共同承受土压力,外侧则设锥形护坡。
195:埋置式桥台:(mai zhi shi qiao tai)buried abutment
桥台台身埋置于台前溜坡内,不需另设翼墙,仅由台帽两端的翼墙局部挡土。台身多用片石混凝土或浆砌块石砌筑,也可做成柱式台帽悬臂部分,耳墙则为钢筋混凝土。当台前溜坡内有适当的防冲装置时还可考虑台前溜坡对台身的主动土压力,所以圬工较省。它适用于河床宽阔,河床及边坡稳定,冲刷小的河道。
196:组合式桥台:(zu he shi qiao tai)composite abutment
为使桥台轻型化,桥台本身要承受桥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和水平力,而台后的土压力则由其它桥跨结构来承受,这样就形成了组合式桥台。主要分为三大类:锚碇板式组合桥台,过梁式、框架式组合桥台,桥台与挡土墙组合桥台。
197:扩大基础:(kuo da ji chu)spread foundation
荷载通过逐步扩大的基础直接传到土质较好的天然地基上,它的尺寸按地基承载力所承受的荷载决定。基础埋置深度与宽度相比很小,属于浅基础范畴。
198:沉井基础:(chen jing ji chu)open casson foundation
沉井是井筒状结构物。它是以井内挖土依靠自身的重量克服井壁摩阻力后下沉至设计标高,然后经过混凝土封底,并填塞井孔,使其成为桥梁墩台或其它结构物的基础。其特点是埋深可以很大,整体性强稳定性好,能承受较大的垂直荷载及水平荷载,数深基础范畴。
199:桩基础:(zhuang ji chu)pile foundation
由若干根桩和承台两部分组成,在平面上排列可成为一排或几排,所有的桩的顶部都由承台连成一整体。其作用是将承台以上结构物传来得外力通过承台由桩传到较深的地基持力层中去。桩基础按施工方法可分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打入桩基础,振动下沉桩基础和管柱桩基础。按受力条件分为柱桩和摩擦桩,竖桩和斜桩。
200:承台:(cheng tai)bearing platform(foundation slab)
建筑在桩基上的基础平台。平台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承上传下的作用,把墩身荷载传到基桩上。各种承台的设计中都应对承台做桩顶局部压应力验算,承台抗弯及抗剪切强度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