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4 共2页
随着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中等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顶推架设法已成为桥梁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我局承担的宝中铁路中卫黄河特大桥,主跨两联7×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多点顶推法施工,在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铁道建筑研究设计院的配合下,对传统的顶推方法加以改进和提高,形成了分段制梁,分段张拉;多点顶推,集中控制;隔墩布顶,同步运行;分墩起落,高差限定;实测梁重,全联调整的多点顶推架设工艺。
这项技术于1993年10月通过专家技术鉴定,评定该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可推广应用,同年,获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我们将这项技术总结形成工法。
二、工法特点
1.不需要大型的机械设备和大吨位的反力设施,施工过程中不影响桥下通航和交通。
2.现场制梁,工厂化施工,质量容易控制,施工不受场地、地形和水流的影响。
3.顶推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循环周期短,施工进度快,梁体在顶推过程中运行平稳、安全可靠。
4.操作简便,便于掌握,一般工人经过短时间培训即可达到熟练程度。
5.采取了有效的防开裂措施,能保证梁体在顶推过程中不出现开裂。
三、适应范围
1.适应于公路、铁路中等跨度的等高度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
2.适应于有水桥、跨谷桥、跨线桥及城市立交桥。当要求施工不影响桥下通航和交通时,本工法更能显出其优越性。
3.适应于工期紧张、用现有架梁设备很难完成的桥梁架设。
四、工艺原理
利用设置在部分墩顶上的水平千斤顶及其自动牵引装置牵引顶推传力索,通过主控台的集中控制,将制梁台座上制好的梁段,在滑道上一节一节地不断向前顶进,直至全联梁顶推到位(如图1),再起梁,拆除滑道,安装支座,落梁,调整支座反力,完成整联梁的架设。
箱梁在顶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
梁体向前移动的条件是
∑Hi>∑fiNi
式中:Hi——各顶推千斤顶的顶推力;
Ni——各支点的支反力;
fi——各支点顶推静摩擦因数。
五、关键技术
(一)顶推滑道
制梁台座上采用连续梁式整体固定滑道,它是通过在滑道梁上连续铺设滑道板形成的。滑道板由钢板制成,表面贴1mm厚不锈钢板。
各墩顶滑道采用单滑道板形式,置于鞍形滑道垫层上(图3)。这种形式的滑道能很好地承受 各向作用力,而且标高容易控制,拆除也非常方便。
滑块采用国产聚四氟乙烯滑块,为减小顶推摩擦因数,在滑块表面涂铅粉。
设计滑道板时,滑道板的有效长度应能保证滑块在顶推过程中所承受的最大压力不超过8MPa,以免造成滑块变形过大和损伤。
(二)顶推设备的配置
顶推设备包括:水平千斤顶及其配套的牵引装置、千斤顶支墩、集中控制装置等。
1.顶推千斤顶数量的确定和布置
根据顶推重量及设计滑道各支点顶推静摩擦因数可计算出连续梁顶推所需要的顶推力,从而确定顶推千斤顶的数量,并按隔墩布置的原则将各千斤顶布置在各主桥墩上(可以简称布顶 墩),每个布顶墩上、下游各设一台,安装在该墩墩顶的顶推千斤顶支墩上(见图4)。本工法采用YPD-600型水平千斤顶及与其配套的自动夹索式顶推牵引装置。
2.千斤顶支墩
顶推千斤顶支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每个布顶墩上、下游各设一个。为拆除方便,在顶推千斤顶支墩下部与桥墩帽连接处,设厚10cm硫磺砂胶混凝土,内埋电阻丝。拆除时,将电阻丝 通电,电阻丝发热熔化硫磺砂胶混凝土,千斤顶支墩即与桥墩帽分离。
3.多点顶推的集中控制与同步运行
每个布顶墩上设一台可分级调压的HNW-1型液压站,控制该墩顶上的上、下游两台水平千斤 顶。桥头设一台ZK-J5S-H型主控台,与所有液压站联网,统一控制各液压站。各水平千斤顶通过液压站在主控台的控制下,同时启动,同时停止,达到同步,实现多点顶推的集中控 制和同步运行。
(三)制梁台座和顶推临时支墩
1.制梁台座
本工法采用重力式实体制梁台座。台座上设滑道梁和活动底模架。在滑道梁上设整体固定滑道;在底模架上设底模板和外侧模板。底模板和外侧模板均为钢模板(见图5)。
2.临时支墩
为满足安装钢导梁和连续梁前期顶推抗倾覆的要求,在制梁台座前和连续梁第一跨内各设一个临时支墩;为便于后期顶推拆除钢导梁和张拉后期预应力束,在连续梁终点墩旁(靠顶推前进方向)及其前方各设一个临时支墩,并在这两个临时支墩间搭设工作平台。
为提高临时支墩的稳定性,防止临时支墩在箱梁顶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将临时支墩与相邻的主桥墩和制梁台座进行撑拉连接,使水平方向加固。
(四)顶推的导向与纠偏
为防止箱梁在顶推过程中出现过大的偏斜,在箱梁首尾附近在桥墩上安装导向装置,限制箱梁的横向移动。
本工法采用楔块法为主、千斤顶横顶法为辅的纠偏方法。楔块法纠偏装置与导向装置基本相同,安装在各墩顶的顶推千斤顶支墩或导向支墩上(见图6)。导向和纠偏工作均在箱梁滑行过程中进行。
(五)箱梁起落和支反力调整
起落梁采取分墩起落、高差限位、实测梁重、全联调整的方法。起顶设备采用YSD2000-30型和YD5000-160型两种千斤顶。为降低造价,确保安全并考虑运输和安装方便,采用钢管混凝 土块作安全支撑。
拆除顶推滑道、换上正式支座后,利用设在各布顶墩上的起落千斤顶将箱梁顶起(各墩起 顶高度相同),则箱梁的全部重量由千斤顶支承。根据各千斤顶的油压值,计算出各千斤顶 的起顶力,即可得到各墩的实测支反力Ri′,然后计算出梁的重量G′= ∑Ri′, 再根据计算梁重G、设计支反力Ri、实测梁重G′,计算出各支点的理想支反力(即在实测梁重情况下各支点应该承受的支反力)Ri″,Ri″=RiG′/G.
通过实测支反力Ri′与理想支反力Ri″比较,找出支反力偏小的支点,然后采取在 这些支点的支座下面加垫钢板的方法,调整支座标高,从而调整其支反力。
由于调整部分支座的标高后,所有支点的反力值都将产生变化,所以,经过一次调整不一定能达到目的,需要重复进行多次的实测和调整,直到各支点反力均达到或接近理想支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