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多边界条件下爆破理论和山区高等级公路石方路基工程的特点,探讨了爆破技术在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石方路基施工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关键。实践表明:在山区高等级公路路基施工中推广和应用新的爆破技术是加快施工进度和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多边界爆破理论;抵抗线;装药量;石方路基;深挖;质量;进度
我国高等级公路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高等级公路里程迅速增加。目前,高等级公路建设逐渐由平原微丘区向山岭重丘区延伸发展。尤其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公路建设所面临的地质地形将会越来越多的遇到起伏不平的岩石山区。为了满足高等级公路所需的技术标准,必须克服波浪起伏、高差较大、沟谷相间等各种不利地形,深挖高填土石方工程难以避免。而深挖高填工程数量大、传统施工速度慢、施工效率低下,同桥遂工程一样,往往成为决定工程进度的关键。因此,必须研究推广采用新的爆破技术,以在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加快石方路基工程的施工进度并确保施工质量。
1 多边界条件下爆破技术
随着凿岩机具、装运机具和爆破技术的发展,基于多边界条件爆破理论对公路工程影响较大的爆破技术是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深孔爆破以及微差爆破技术。
1.1多边界条件爆破多边界条件即为地形变化条件,一般分为平坦地形、倾斜地形、山包地形和垭口地形。多边界爆破遵循“最小抵抗线原理”。
多边界药量计算如下。
Q=edKW3F(E?α)
式中
Q―――为药包的装药量,kg;
e―――为炸药换算系数;d―――为堵塞系数;
K―――形成标准抛掷漏斗时的线耗药量, kg/m3;
W―――为最小抵抗线,m;F―――(E,α)为药包性质指数;E―― ―为抛掷(坍)率(%);
α―――为自然地面坡度(°)。
多边界条件下的爆破漏斗示意药包间距(m): a=(1.0~1.
2)W子药包间距(m)
C=0.5nWsinα+1
式中 W―――为相邻两药包最小抵抗线的平均值;
n―――为爆破作用指数,其余同前。爆破作用半径:
下爆破作用半径 R下=Wn2+1
上爆破作用半径 R上=WAa上n2+1式中 a上―――为抵抗线出口点至
上破坏点之间的地
面坡度,(°);A―――为崩塌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