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25 共3页
一、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所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和权利不得滥用。
(三)民事法律关系
受民法规范的社会关系叫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之间是权利和义务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有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主体是权利义务的承担者,其中享有权利的为权利主体,负担义务的为义务主体;
内容是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客体是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二、民事主体
当前各国普遍承认的民事主体是:自然人(个体)和法人(组织体中的一种),我国把其他组织也列入民事主体。
(二)法人
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1.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能够以其经营管理或所有的财产对自己的债务独立承担责任,而不是由法人的组织者或参加者承担。
三、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及有效要件
(1)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旨在设立、变更、终止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合法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是民事行为。
最典型的民事行为是合同、遗嘱、婚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