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2-25 共2页
第三节 劳动者心理与群体心理
一、劳动者的心理健康
(一)劳动者心理健康的概念
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两者同等重要。健康的含义包括如下因素:
(1)身体各部分发育正常,功能健全,没有疾病。
(2)体质坚强,对疾病有高度的抵抗力,并能刻苦耐劳,担负各种艰巨繁重的任务,经受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
(3)精力充沛,能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精神贯注,思想集中,对工作、学习都能保持有较高的效率。
(4)意志坚强,情绪正常,精神愉快(这虽和思想修养有关,但身体是不是健康对它也有很大的影响)。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疾患,而且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二)劳动者心理健康的特征
(1)智力正常。
(2)健全的情绪。
(3)行为协调。
(4)行为反应适度。
二、群体的概念及类型
(一)群体的概念和互动效应
2.群体的互动效应
(1)”社会促进效应”
群体互动的主导效应是”社会促进效应”:即群体成员在他人在场时受到鼓舞,改进和增强绩效的倾向。
(2)”社会闲散效应”
当群体规范和内聚力失调时,会出现”社会闲散效应”:多个人在一起工作还不如一个人工作时多产。
(3)群体效能
群体绩效受到许多动态因素的影响:群体的任务特征、目标结构、奖励方式、资源状况、技术类型、规模大小以及群体多样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