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2-25 共2页
三、群体内聚力
(一)群体内聚力的概念和测量
群体内聚力: 群体对于成员的吸引力。群体内聚力既指群体成员与整个群体的吸引程度,又包含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
四、群体决策
(一)群体决策过程
群体决策:群体成员面对所要决定的问题以及各种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需要做出分析、比较、权衡、选择。
群体决策包括三个维度:成员参与决策程度;群体决策内容;群体决策范围。
群体决策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问题诊断阶段;
(2)备择方案阶段;
(3)选择决策阶段。
常用的六种群体决策方法:
(1)无反应决策法。
(2)权威决策法。
(3)少数人决策法。
(4)多数人决策法:通过群体中多数人的投票或其他方式来做出选择和决策。
(5)共同意见决策法:在群体决策中,力图取得多数人的一致意见,其他人给予支持。
(6)一致意见决策法:指所有群体成员完全同意所要选择的备选方案和行动计划。在群体决策时,这种理想状态往往难以达成,群体因而会转向多数人决策或共同意见决策法。对于重要的决策,一致意见决策法可以提高决策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
(二)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
1.群体决策的优点
(1)高质量信息加工
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更高。
(2)多种备选方案
群体决策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3)高承诺接受度
群体决策可以增强积极的价值观念。
(4)群体决策失误的代价常常比个体决策低。从长远来看,群体决策的效率会高于个体决策。
2.群体决策的缺点
群体决策有时较费时间,群体在决策过程中常常比个体决策更为冒险和容易极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