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桥承台、墩身施工工艺(二)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2页

  3.3 砂、石骨料 
  3.3.1 砼用砂的技术要求 
  砼用砂应采用硬质洁净的天然砂,且砂中不应混有粘土泥团,在选定料源时,应会同试验部门对其质量进行检验,由于细骨料对砼拌合物可泵性的影响较,因此对砂的质量要求将给予高度重视,试验室应对砂进行如下质量检验: 
  a、颗粒级配 
  b、泥粉含量 
  c、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d、云母及有机质含量 
  各种检测项目均应符合有关规范标准。 
  3.3.2 砼用碎石的技术要求 
  砼用碎石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其碎石粒径承台、墩身、墩帽采用5~40mm,支承垫石采用5~20mm。 
  碎石应做如下质量检验。 
  a、颗粒级配 
  b、空隙率 
  c、针片状颗粒含量 
  d、泥粉含量 
  e、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f、碎石的基岩岩石强度。 
  各种检测项目均应符合有关规范标准。 
  碎石在轧制、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洁净不得混入泥土、有机物或其它杂质,不同产地、不同规格的碎石应分别堆放、分别使用,其颗粒应饱满,级配要均匀,粗颗粒不应于结构最小尺寸的1/4,也不应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 
  3.4 砼拌合和养护用水   
  砼拌合养护用水不应含有能影响水泥正常凝结硬化的有害杂质,如糖类、油脂、海水、污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含硫酸盐按SO4根离子的含量超过水重1%的水均不得作为砼拌合养护用水,饮用水不经检验即可使用。 
  四、施工步骤及注意事项 
  1.承台基坑开挖考试就到 
  a. 准确放出承台周边尺寸,并作出醒目标志。采用机械、人工清理; 
  b. 将承台周边以外影响承台施工及危及人身安全的杂物、乱石 
  清除。清除范围为距承台周边2m。基坑深达1m后,沿坑边 
  缘设置防护围圈,以免石块杂物坠入伤人。防止局部坍塌,可以加木撑护壁; 
  c.提渣设备要经常检查维修,提取重量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量; 
  d.承台基坑坑壁不必光滑,以增加摩阻,但不平整度不超过3cm; 
  e.成坑过程中和开挖处理完毕,检查内容:基底平面位置,基底标高,垂直度; 
  f、为了便于取渣运输,在基坑内设3~4处上下台阶; 
  h、取出的岩渣应置于不影响承台施工的距离范围外; 
  i、 采用人工彻底清除基底、坑壁松动层和残渣,开盘前射水清洗,润湿坑壁; 
  g、承台基坑开挖成形后,其平面尺寸及基底标高容许偏差: 
  轴线偏差: ±25mm 
  基坑尺寸: ±50mm 
  基坑高程: +50mm,-200mm  
  2、钢筋制作与安装 
  a. 主筋之间的连接采取闪光对焊或者双面焊,双面焊长度不小于5d,相交钢筋之间采用点焊或者绑扎,同一层钢筋的同一截面的接头应不超过该层钢筋数量的1/2; 
  b. 多层钢筋之间应用钢筋支撑,间距不于2m。确保多层钢筋网片的 
  整体刚度。墩身予埋钢筋安装时,应作定位框架,以确保墩身予埋筋位置准确、稳固; 
  c. 接头焊缝要求:
  单面焊焊缝长度: 10d 
  双面焊焊缝长度: 2×5d 
  帮条焊焊缝长度: 4×5d 
  焊 缝 宽 度: 0.7d但不得小于10mm 
  焊 缝 深 度: 0.3d但不得小于4mm 
  d. 为保证有足够的保护层,必须设置混凝土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相互错开; 
  e. 钢筋成型尺寸允许偏差:两排受力钢筋之间排距 ±5mm 
  同一排受力钢筋之间间距 ±20mm 
  箍筋、横向钢筋之间间距 ±20mm 
  保 护 层 厚 度 ±10mm  
  3.冷却管、测温管的安装采集者退散 
  a. 为减少施工期温度应力,在承台内埋设冷却水管,降低混凝土 
  最高温升,同时设置测温孔。冷却管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内径为 
  Ø50mm,厚为3mm的铁皮管,两端攻丝,采用短节连接,隔一层生胶带以确保其密封性良好。 
  b. 要求位置准确,安放稳固,接头连接牢靠。每层冷却管进出水口均需引至承台顶以上50cm,当冷却管与钢筋相碰时,冷却管可适当调整位置。注意每层与钢筋牢固绑扎,管道畅通,丝口接头牢靠, 
  并通过通水试验,防止砼在浇注过程中出现冷却管漏水或堵塞现 象; 
  c. 设置冷却管的该层混凝土自浇注开始,冷却管内须立即通入冷水,连续通水10~12天,每个出水口流量应于10升/分钟; 
  d. 通水过程中对管道流量,进出水温度及混凝土内部温度均需隔1~2小时进行一次测量记录; 
  e. 派专人测量混凝土温度,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 
  内部温度的差值小于20°C,以确保混凝土质量。经监理认可后, 
  将冷却管灌浆封孔,并将伸出承台顶面的管道截除。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