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5.1路基工程
路基施工区段计划:
1.路基一队计划2006年4月开始K33+180处改道施工,同时填筑K33+038.11~K33+388.00段路基,计划2006年6月上旬在K33+100处搭建第一拌合站(预制场地),为朝天观大桥、太阳堡大桥施工做好准备。
2.路基二队计划2006年4月开始施工K34+024.5~K34+160.00段路基,计划2006年5月中旬在该处搭建第二拌合站(预制场),为大圹中桥、楼房湾大桥的施工做好准备。
3.路基三队计划2006年4月开始施工K35+200.028~K36+107.000段路基,计划2006年7月下旬在K35+250处搭建第三拌合站(预制场),为印金石大桥、楠竹林大桥的施工做好准备。
5.1.1准备工作
1.测量放样
项目部设立测量队,专门负责全合同段的测量工作。
首先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基桩(导线点、永久水准点)进行复测,并报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无误后,根据桥涵结构物在路线上的分布情况及实际需要加密导线点及增设临时水准点并实施联测,形成测量成果报告并报请监理工程师确认。在整个施工期间,测量人员均需采取有效措施对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妥善固定保护、定期复测,确保测量成果正确指导施工。根据路基中线及施工图纸放出确切的征地边线,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打设边界桩,撒上石灰线作标记。核实占地范围内地上、地下所有需要拆除和需要保护加固的设施,并按施工图提供的逐桩坐标表放出中线桩,测量各桩点的原地面高程。
2.现场清理
对占地范围内树木、石头、废物和草皮进行清理;将占地范围内的树根挖除干净,对所有路基范围内沟渠、坑槽按规范要求及监理工程师现场确定的范围清除杂物,然后用合格材料分层回填并整平压实,对清理出来的废物、杂物运到指定的弃料场。在场地清理、拆除、挖掘、平整过程中要重视生态植被的保护。
5.1.2路基挖方
本标段土石挖方量大,约有69.2万m3,采用分层机械开挖、爆破与机械组合施工。
1.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按照设计图纸恢复中心线,并按设计纵坡及横断面计算,测放坡顶线,用白灰标注;在路堑范围内,清除表土;采土样作填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试验;编制施工方案及申请开工报告,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2.开挖施工
⑴上层土层及风化严重的粉砂岩施工:采用挖机或装载机拢堆,自卸车运输,运往需处作填料。按实际情况划分施工段,由两侧坡顶线开始,按设计挖方边坡,由外向里,由浅入深,然后两侧进行粗刷坡。
⑵上层施工完毕,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工序验收。根据开挖情况,研究放缓边坡及护坡方案。
⑶下层施工:挖掘机难于松动,采用控制性爆破松动后,采用挖机或装载机拢堆,自卸车运输。控制性爆破:根据岩石风化情况,选择主要节理面布孔,孔眼直径3~5cm,间距50~60cm,根据实际计算装炸药,一般约为孔深的2/3,用粘土封孔,爆破的警戒区控制200m,安全距离控制在50m以外。
3.边坡修整
通常开挖深度达5~10m后,及时放样边坡,组织人工,用铲、凿削平坡面。旱季施工的路堑在雨季前边坡应防护结束。对可能出现局部崩塌的坡面,清理塌方后,修整时通常按矩形状,必要时配合防护工程处治。
4.施工注意事项来
3.整平、碾压
当一段落(50m以上)由推土机摊平并经检测符合要求,用平地机整平。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就可进行碾压。第一遍使用重型振动压路机静压或轻振进行稳压,从两侧路基边缘向路基中心推进。碾压次数主要由试验段总结的成果及施工经验决定,以压实度达标为前提条件。
4.路槽底检验与评定
当路基填方高程已达到路槽底部时,就表示该段填方已结束,可以进行路面基层施工。在移交前,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槽底中心高程、压实度、横向坡度、平整度、路槽宽度、路肩宽度等进行测试、检验与质量评定。当全部合格后,按规定填写各种检验与质量评定表,报监理工程师复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