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

发布时间:2012-07-25 共2页

2基础与土方工程 
2.1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土方开挖→100厚C15砼垫层→基础钢筋→基础模板→基础砼→回填土
2.2土方工程 
2.2.1土方开挖
土方主要采用反铲挖掘机大开挖至设计标高;人工清理,基坑按1:0.33放坡。
基底开挖宽度应满足基础施工工作面要求,应严格控制坡顶的动静荷载,预防边坡倒塌。 
开挖土方留足回填量由翻斗车运至场区指定地点堆放,多余土方由自卸汽车运出。 
2.2.2土方回填
基础回填土分两次进行,基础完成后及时进行第一次室内土方回填,墙体完成后适时进行第二次室外土方回填。回填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分层回填夯实;回填时注意控制土的含水率,每层回填厚度不大于250mm,及时进行土的干密度实验,结果应满足规范要求。
2.2.3基坑护坡
为防止基坑受雨水冲淋造成边坡失稳,可根据现场土质情况在食堂基坑南北两面采用喷射混凝土护坡,以保证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 
选用C20砼,喷射厚度为40-50mm,所用水泥、石子、砂的比例为:
水:水泥:砂=0.46:1:2.2,喷射用的砼中掺入水泥重量的3%的速凝剂。
喷射应自上而下进行,喷头处的工作风压保持在0.1Mpa,喷头与喷面保持垂直,距喷面1.0m左右。坡顶50CM范围内应砼喷射
喷射砼终凝后2h即浇水养护,保持砼表面湿润,养护期不少于7天。
可根据具体的工程地质勘探报告现场条件,进行调整,确保基坑的安全与稳定。 
2.2.4降排水方案
施工场地地下水位较低,不考虑地下降水;沿基坑顶面四周做排水沟,基底设集水坑用水泵排水。 
2.3钢筋工程 
基础钢筋的制作与绑扎必须满足图纸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柱、墙钢筋与基础筋点焊固定,以防钢筋位移。 
按要求加1:1预制水泥砂浆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尺寸正确;钢筋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2.4模板工程 
2.4.1独立基础模板
采用木胶合板模板、木枋背楞钢管吊架支撑加固;柱插筋用钢管加固以防移位,相邻基础钢管架应连成一体。 
2.4.2模板
柱、梁板模板同主体施工模板,底板模板采用槽钢、方木、木胶合板组成的大模板体系。 
为克服木胶合板拼缝不严密和不平整现象,在水平接缝处均设8号槽钢做水平龙骨,垂直接缝均设5X10cm方木做龙骨;为防止根部跑浆、漏筋,在模板根部设5X10cm水平方木一道。
模板安装应表面平整、拼缝严密,结构坚固。 
2.5混凝土工程 
2.5.1一般要求
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和钢筋上的泥土、油污等物应清理干净,木模板应加以湿润。并办理隐检手续。 
采用泵送砼浇筑,砼中加泵送剂,砼坍落度控制在14-16cm,底板砼初凝时间控制在6小时左右,由HBT-60砼输送泵将砼输送到砼浇筑位置,。 
采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振捣间距不大于400mm,并贯入下层不小于50mm;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止,并在20-30min后进行第二次振捣,保证砼密实。同时严防过振,避免砼离析。浇砼时,应注意柱、墙插筋位置的正确,不因浇捣砼而移位。
3.基础砼浇筑采集者退散
本工程①号建筑基础属大体积砼,是本工程施工的关键部位,施工中要控制好温差,防止因水化热等因素而使砼出现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是由于其体积大,内部由于水泥水化产生的水化热不易散发,造成中心温度过高,而表面部分相对散热快,可能造成内外温差过高,由温差产生的拉应力,可造成混凝土裂缝。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根据经验,需要在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制技术、混凝土养护方法、后期养护等综合措施上下工夫,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材料要求 
3.1合理使用材料 
选用水化热较低的425#或525#矿渣水泥,并充分利用水泥活性,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减少砼中的水化热。
砼中掺加HN-2高效缓凝减水剂,降低砼用水量,减小水灰比,延长水泥凝结时间,推迟水化热峰值的出现,同时也改善了砼的和易性和流动性,便于砼的泵送。
及时测定砼中各原材料的性质,控制好粗细骨料的重量,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砂含泥量不大于2%,用快速试验及时调整优化砼配合比,严格计量,强化管理。
3.2砼浇筑
砼采用全面分区连续浇筑,停歇砼浇筑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除在设计规定的后浇带位置,不留施工缝。
拌好的混凝土常温下应30分钟内运到现场,于初凝前浇注完毕,混凝土的浇注温度不宜超过28℃。由于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大,混凝土流淌距离远,要防止漏振。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振捣间距不大于400mm,并贯入下层不小于50mm;每点振捣时间宜为30s,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止,保证混凝土密实。同时严防过振,避免混凝土离析。浇混凝土时,振捣器离模板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2,应注意柱插筋位置的正确,不因浇捣混凝土而移位。
做好砼表面处理,在砼初凝前1-2小时,先用长托尺按标高刮平,然后在初凝前用工具抹压两次,并用硬扫帚刷砼表面,以闭合砼早期收缩裂缝。
3.3砼养护与成品保护 
砼压实后,用塑料薄膜及时覆盖砼表面,并在其上覆盖草袋,必要时在草袋上增加薄膜和草袋层数,降低砼内外温差,防止水份蒸发,使砼始终保持在潮湿条件下养护,避免温度裂缝。 
加强砼内外温度的监测工作,严格控制砼内外温差不超过25℃,当温差超过25℃时,应立即加强保温措施。测温孔采用Φ40钢管均匀分布于基础各处,每隔4-6米布置一处,每处各两根;钢管长100cm左右,距基础底10cm布置一根,距基础顶10cm布置一根。
砼施工前,要进行温控试验,以确定是否采取内部降温措施。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