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25 共2页
2.11焊接准备作业
①、焊接前先检查加工面符合下列标准:
名称 |
容许误差来 |
下接根部间隙(e) |
e≤5mm使e<2mm时须增加焊间尺寸 |
直接间隙(e) |
2mm |
背垫接间隙(e) |
1mm来 |
对接钢材面误差(e) |
<15mm 1.5mm |
根部间隙(无背垫)(e) |
手动电弧焊0<△≤4mm |
根部间隙(背垫)(e) |
Co2气体保护焊-2mm≤△a; |
②、焊工持证上岗,并经公司考核检定合格;
③、了解设计图,所标示焊接符号;
④、焊接面水分、杂质、锈污、油脂、涂料其中水分、油脂、涂料以加热烘干去杂质、锈污以钢刷、砂轮机去除;
2.12焊接条件
①、焊接施工按焊接工艺及制造工艺确定;
②、反面气刨(清根)
反面气刨使用电弧气刨法,气刨深度看到正面健全的熔融金属为止,气刨深度及宽度尽可能维护一致。
③、引弧板
原则上在对接焊的始端安装引弧板接施工,视垫板与边接部的形状配合使用。
2.13焊接注意事项:采集者退散
①、焊接电流过大,使熔融金属产生氧化,飞溅量增多,而产生气孔或熔透不全;
②、焊接时电弧宜缩短,减少铬氧化损失;
③、焊接时,尽量彩平焊、横焊、若须立焊、仰焊时要用细焊条并降低电流;
④、对焊钢板头尾二端须加引熄弧板,以防引弧及收尾产生缺陷;
⑤、厚板施工双面焊接,须将背面焊道上缺陷全部刨除、打磨方可再焊。
2.14焊接变形防止
①、热量应均匀分布,焊前需作预热;
②、注意焊接顺序或以夹模固定;
③、保持适当开口角度大小或形状;
④、对焊时彩反向变形,固定夹模,分段后退法控制变形;
⑤、角焊时彩反向变形,固定夹模,交错焊接法控制变形。
2.15焊接缺陷与防止对策
项次 |
缺陷种类 |
发生原因 |
防止方法采集者退散 |
1 |
咬边 |
1、焊接电流过大; |
1、调速适当电流; |
2 |
夹渣 |
1、残渣未清除干净; |
1、焊前先将前一层焊渣清除; |
3 |
气孔 |
1、使用电流太大; |
1、调整适当电流;
|
4 |
重叠 |
1、焊接电流太大; |
1、减少电流; |
5 |
角变形 |
1、焊接金属收缩; |
1、预先定位,点焊住或加持; |
6 |
翘曲 |
1、焊接金属收缩; |
1、焊前先沿焊缝较薄向伸展,焊后冷缩时恰将伸展部分缩成原状; |
项次 |
缺陷种类 |
发生原因 |
防止方法 |
7 |
焊溅物 |
1、电流太大,电弧过高; |
1、降低电流; |
8 |
弧坑 |
1、焊接时,电弧切断过快,熔填金属未能将熔池填满; |
1、收尾时焊条须回头将熔池填满; |
9 |
未焊透 |
1、坡口角度过小; |
1、坡口角度加大,或焊件间隙增宽,或依开槽角度选用适当焊条,或由底隙作反面焊接; |
10 |
焊穿现象 |
1、第一道打底之电流过大 |
1、降低电流; |
11 |
外部裂纹 |
1、钢材含有低合金; |
1、预热改用低氢系焊条; |
12 |
内部裂纹 |
1、焊条潮湿; |
1、焊条烘干; |
13 |
喉厚过小 |
电流过高 |
电流放小 |
14 |
喉厚过大 |
1、电流太小 |
1、电流增大 |
15 |
外观不良 |
1、电流过高 |
1、适当调整电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