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17 共6页
行测复习策略--行测复习的“三讲”
(1) 讲题型
行测除了基础知识或常识判断没有题型可以总结以外,其它部分都有具体的题型可以总结,掌握题型就掌握了一类题目的的应对办法,而且是快速的解决办法。目前只有人民日报版李永新、邓湘树、张永生主编的系列教材给出了题型深度分析和总结。
这里所讲的题型不是大类题型,一些辅导教师说行测题型已经公布在大纲里面,不需要再总结,这种说法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也是没有研究的浅显说法,对考生造成很大误导。大纲里面列出的是大类,比如数量关系有二类题型,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这些教师指的就是这些题型不必总结,这当然不需要总结。这里所讲的题型,是指大类题型下面的具体题型。以下是行测部分题型的举例:
A:数字推理题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积数列,和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组合数列。
B:数学运算题型:数字计算、比较大小、比例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方阵问题、和差倍问题年龄问题、做对错问题、利润问题、面积问题、周长问题、体积问题、其它几何问题、数列问题、容斥原理、排列组合问题、最大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问题。
C:图形推理题型:笔画数相同或相减、交叉点个数相同或相减、图形数增减或呈变化规律、图形相加、图形相减、图形求同、图形去同、图形旋转、假设法寻找规律、一笔画问题、重心变化问题、轴对称与中心对称、面积体积相等及其它变化、路线问题、135图形与246图形呈现不同规律变化、图形个数、边数有规律变化、图形有规律综合旋转、图形之间呈细微差别、图形呈现综合变化规律、平面图形的空间还原、折纸盒问题
D:演绎推理题型:消弱型、前提型、解释型、加强型、结论型
行测全部可总结的基本的具体题型,2004年,李永新、邓湘树、张永生等人总结有180多种,2005年,在180多种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几十种,2006年,具体题型已经总结了大约360多种,还有很多变式。具体题型是大纲只字未提也不可能公布的核心秘密,考生掌握了这些题型及其破解规律,速度和准确性自然得到提高!
李永新、邓湘树、张永生等人是目前唯一一个有能力且职业化、专业化研究题型的一批老师,几乎所有的公务员考试书籍和辅导班都或多或少地参照了他们的思路,有的甚至就是直接抄袭,更有一些机构,号称掌握并可以讲授这些题型,实际根本讲不了。
(2) 讲速度
行测试卷是由难度和题量构成的二纬考查,不仅要求会做、作对,还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多做,目前多数考生满足于“会做”这个层次,对于速度并不讲究,在公务员考试中,不讲速度意味着很多试题来不及做,所以,没有速度,“会做”就变的毫无意义。要提高速度,必须找试题的规律,必须按照具体的题型来复习,这一点上面已经讲过,除了通过总结学习具体题型的规律性破解办法外,平时练习和模拟时以及考试技巧方面也要讲速度,平时练习应限定时间或关注自己作题所用时间,不仅要关心正确率,还要看看自己用了多少时间。平时也要养成好的习惯,考场上也要通过讲究考试技巧来节约时间,比如涂卡的技术,铅笔使用的技术等都可以节约3-5分钟,而这些时间可以用来多答几个题目,这些都是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 另外,训练速度应大量使用真题,包括中央和各个省的历年真题,少做那些质量无法保证、难度低的模拟试卷,要做难度和考试接近的模拟试卷,只有在难度保证的前提下,训练出来的速度才是符合实战需要的。
要提高速度,就必须优化解题方法,优化方法的最佳途径是对试题详细分类研究总结规律。
要提高速度,还必须有专业的训练,包括考场速度训练、答题卡填涂技巧训练、铅笔橡皮的准备技巧、答题顺序的专业技巧!这些一般不为人所注意的细节,汇总起来就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砝码!
(3) 讲心态
行测试题的命制有其独特的规律,除了具体题目的考查,整个试卷的全局把握也是考查的重点,由于试题数量大、难度高、时间紧迫,这就需要考生首先有全局把握的观念,先作容易得分的资料分析、基础知识或常识判断、言语理解部分,确保基本题目拿到基本分数,其次对数量关系和判断推理,应把握先易后难,适当放弃的原则,不可在难题上耗费太多时间。行测考试,放弃的智慧是非常重要的。
1、申论复习策略
申论考试与高考作文不同、与机关文书不同,也与纯粹的政论文章不同,和古代八股文有一点渊源关系。申论复习主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能力:主要是综合分析能力、对社会的认知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与总结材料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对策和选定、判定对策的能力,文字表达与写作能力,这些能力中包含应具有一定的政治精神和公共管理思维能力。这些能力能否得以提高,如何提高,是考生准备申论面对的首要难题,一个很好的办法是多阅读,多读那些反映社会热点同时又包含公共管理思想和政治精神的文章,比如:半月谈、各级党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
(2)模式
要写好申论文章,必须掌握申论文章的写作模式,传统模式是三段论模式,最新的模式是对策有效性分析。模式的掌握应和具体练习结合。中央申论是11月底考试,北京市是此后考试。2006年中央申论不再延续对策有效性模式,而是重点考察考生对庞杂的资料的分析、概括、总结,紧接着一个多月后进行的北京市申论考试也改变为这种模式!
(3)热点
申论热点是重大时事,时事不一定是申论热点,热点可以归纳总结,复习时可以按照总结的热点专题复习。
(4) 练笔
一般考生容易犯的错误是看的多写的少,重视热点但不重视练笔,重视观点,而不重视文字表达。练笔可以用往年真题,要动手去写,写好后按照申论理论自行修改多遍,也可以找老师、家长、同学去阅读提出意见。在修改过程中,消化申论理论,提高写作水准。
2、 面试复习
(1) 面试题目与申论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可以通盘考虑复习
(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面试应早准备
(3) 熟读几部法律法规,对申论和面试有极大帮助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这是最高纲领,务必研读熟悉
B: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让你懂得做一个公务员的标准是什么
C: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公务员的能力考查要求是什么
D:国家公务员录用面试暂行办法:国家统一的面试办法
E:国务院工作部门面试考官资格管理暂行细则:了解关于考官的要求
F:北京市国家公务员录用实施办法:招考公告和录用流程的根据
G:北京市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工作细则:考试原则
H:北京市国家公务员录用面试工作细则:详尽的北京市面试办法
(4)掌握答题套路
按照公务员面试测评要素,面试试题是可以总结出类型、题型和答题的套路规律的。
请参考由一级考官、警察学院考官和多位三级考官以及面试研究专家心理专家、语言训练专家、形象设计专家共同编撰,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全真面试测评教程》
(5)对语言表达、心理、形象三方面做专门的训练,这部分内容一般面试书籍没有涉及,可以参看人民日报出版社的《全真面试测评教程》。
(6)多模拟练习,模拟用题质量要高,评分表要真实的。
(7)参加训练内容系统、实战效果强的面试辅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