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25 共3页
加强型试题的题干中往往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或者提出某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到与题干一致的选项。该种试题有时在题干中给出的是一个不正确的论证或者一个不完整的论证,要求考生能够寻找到能使题干中的论证成为正确或者变得完整的选项,从而加强或支持题干。此类试题的提问方式一般是: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断定?”
“下述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例题:
某外国航空公司经理:“新开发的避撞系统,虽然还未经全面测试以发现潜在的问题,但也必须马上在客机上安装,因为这个系统的机械报警装置可以使飞行员避免撞机事故。”
该公司飞行员:“飞行员不能驾驶一架避撞系统未经全面测试的飞机,因为有故障的避撞系统将会误道飞行员。造成撞机。”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飞行员的反对意见?
A.机械设备总是有可能出故障。
B. 喷气式发动机在第一次投入使用之前也未经彻底测试,但是其性能与安全记录却是有目共睹的。
C.虽然避撞系统能使飞行员避免一些相撞事故,但是未经测试的避撞系统的潜在问题可能会造成更多的撞机事故。
D. 许多撞机事故是由于飞行员过度疲劳造成的。
E. 处于目前开发阶段的避撞系统,在6个月的试用期间,在客机上的工作效果比在货机上好。
九、引出结论
结论型试题是在题干中给出前提,要求推出结论的试题。这种试题可以是严格的逻辑推论,也可以是一般的抽象和概括。此类试题的提问方式一般是:
“从上文可推出以下哪个结论?”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除了以下哪项,其余的断定也必定是真的?”
“以下哪项,作为结论从上述题干中推出最为恰当?”
“下述哪项最能概括上文的主要观点?”
例题:
从以上论述最能推出以下哪个结论?
A.为了确定上述两种极端观点哪一个正确,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B. 虽然不能说环境影响对于人的发展起惟一决定作用,但实际上起最重要的作用。
C.环境影响和遗传因素对人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D. 试图通过改变一个人的环境来改变一个人是徒劳无益的。
E. 双胞胎研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它得出了自相矛盾的结论。
十、评价一个论证
该种题型是说,题干中进行了一个完整的论证,要求对其论证的可靠性、正确性、恰当性等进行评价,或者对题干中的论证方法和方式、论证意图和目的等进行说明。该题型的提问方式一般是: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题干论证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以下哪项是对上述论证方法的最为恰当的概括?”
例题1
在经历了全球范围的股市暴跌的冲击以后,T国政府宣称,它所经历的这场股市暴跌的冲击,是由于最近国内一些企业过快的非国有化造成的。
以下哪项,如果事实上是可操作的,最有利于评价T国政府的上述宣称?
A.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对T国一些企业最近的非国有化进程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进行对比。
B. 把T国受这场股市暴跌的冲击程度,和那些经济情况和T国类似,但最近没有实行企业非国有化的国家所受到的冲击程度进行对比。
C.把T国受这场股市暴跌的冲击程度,和那些经济情况和T国有很大差异,但最近同样实行了企业非国有化的国家所受到的冲击程度进行对比。
D. 计算出在这场股市风波中T国的个体企业的平均亏损值。
E. 运用经济计量方法预测T国的下一次股市风波的时间。
十一、排除法
排除法是通过排除与题干一致的选项从而找到不一致的选项,或者排除不一致的选项从而找到与题干一致的选项,进而求解答案的方法。能够直接运用该方法的一般提问方式是:
“以下除哪项外,基本上表述了上述题干的观点?”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题干断定的一个反例?”
“以下哪项最接近于题干断定的含义?”
排除法在本质上就是要通过排除题干中已经涉及的选项进而找到题干中未涉及的选项作为答案,或者通过排除题干中没有涉及的选项进而找到与题干一致的选项作为答案,实际上在解答每一道逻辑试题时都可以试着运用排除法。
例题1
以下哪项也属于上面所说的“别在我家门口”综合症?
B.某政客主张所有政府官员必须履行个人财产公开登记,他自己递交了一份虚假的财产登记表。
C.某教授主张宗教团体有义务从事慈善事业,但他自己拒绝捐款资助索马里饥民。
D.某汽车商主张和外国进行汽车自由贸易,以有利于本国经济,但要求本国政府限制外国制造的汽车进口。
E.某军事战略家认为核战争会毁灭人类,但主张本国保持足够的核能力以抵御外部可能的核袭击。
十二、代入法
代入法是指当错误选项不容易排除,而正确选项又难于选择时,就应该运用代入法试一试。这种方法是说,先假设某一个备选项是成立的,然后代入题干,看是否导致矛盾,如果出现矛盾就说明假设该选项成立不对,该选项是不成立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通过假设某一选项成立代入题干,并没有导致矛盾,是不是就说明该选项一定能成立呢?这很难说。因为有时可能出现不只一个选项如果成立而不会导致矛盾的情况。这里,代入法需要结合排除法来使用,如果通过使用排除法,其他选项均导致矛盾,则剩余的不导致矛盾的选项就是正确的。
例题:
甲(男)、乙(男)、丙(女)、丁(女)、戊(女)五个人有亲戚关系,其中凡有一个以上兄弟姐妹并且有一个以上儿女的人总说真话;凡只有一个以上兄弟姐妹或只有一个以上儿女的人,所说的话真假交替;凡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儿女的人总说假话。他们各说了以下的话:
甲:丙是我的妻子,乙是我的儿子,戊是我的姑姑。
乙:丁是我的姐妹,戊是我的母亲,戊是甲的姐妹。
丙:我没有兄弟姐妹,甲是我的儿子,甲有一个儿子。
丁:我没有儿女,丙是我的姐妹,甲是我的兄弟。
戊:甲是我的侄子,丁是我的侄女,丙是我的女儿。
根据题干给定的条件,能够推出下面哪一个选项是真的?
A.甲说的都是真话,丙是他的妻子。
B. 乙说的真假交替,他的母亲是戊。
C.丁说的都是假话,她是甲的姐妹。
D. 戊说的都是真话,丙是她的姐妹。
E. 丙说的真假交替,她是甲的母亲。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运用代入法。将A代入题干,则甲说真话,甲是男性,乙是男性,丙和戊都是女性,丙是甲的妻子,乙是甲的儿子,戊是甲的姑姑,没有出现矛盾。将D代入题干,则戊说真话,丙是戊的女儿但又是戊的姐妹,出现了矛盾。同理可知,将B、C、E代入题干都会导致矛盾。所以,正确答案是A。
十三、列表法
有时题干中所涉及或所列出的事物情况比较多,而且又具有一定的表列特征,这时候就可以采用列表的方法迅速寻找到答案。做此类题时,如果不列表而是单凭想像,往往容易混乱,难于理清头绪。
例题1
方宁、王宜和余涌,一个是江西人,一个是安徽人,一个是上海人,余涌的年龄比上海人大,方宁和安徽人不同岁,安徽人比王宜年龄小。
根据上述断定,以下结论都不可能推出,除了:
A.方宁是江西人,王宜是安徽人,余涌是上海人。
B. 方宁是安徽人,王宜是江西人,余涌是上海人。
C.方宁是安徽人,王宜是上海人,余涌是江西人。
D. 方宁是上海人,王宜是江西人,余涌是安徽人。
E.方宁是江西人,王宜是上海人,余涌是安徽人。
解析:首先制作图表如下(“+”表示“是”,“―”表示“不是”):
江西人 安徽人 上海人
方宁 ―
王宜 ―
余勇 + ―
根据上表,既然方宁和王宜都不是安徽人,所以,余勇是安徽人。于是,选项A、B、C均可排除。再考虑到余勇大于上海人,王宜大于安徽人即王宜大于余勇,所以,王宜大于上海人,王宜不是上海人。所以,方宁是上海人。正确答案是D。
十四、计算法
有些逻辑试题,需要考生首先进行必要的数字计算,尤其是当题干或备选项中出现了数据或者与数据有关的文字的时候。做这些题时,考生一定不要怕麻烦,如果考生动手计算计算,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例题1
最近南方某保健医院进行为期10周的减肥试验,参加者平均减肥9公斤。男性参加者平均减肥13公斤,女性参加者平均减肥7公斤。医生将男女减肥差异归结为男性参加者减肥前体重比女性参加者重。
从上文可推出以下哪个结论?
A.女性参加者减肥前体重都比男性参加者轻。
B. 所有参加者体重均下降。
C.女性参加者比男性参加者多。
D. 男性参加者比女性参加者多。
E. 男性参加者减肥后体重都比女性参加者轻。
解析:设男性参加减肥人数为x,女性参加减肥人数为y。则有
9(x +y)=13 x+7 y
所以,y=2 x
显然,女性参加减肥人数多于男性。正确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