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演绎推理专题之真题及解析

发布时间:2016-08-25 共2页


   
例题5  在国家公务员的考试中,班长想从老师那打听成绩。班长说:"老师,这次考试不太难,我估计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吧。"老师说:"你的前半句话不错,后半句话不对。"
根据老师的意思,下列哪项必为事实?(2004年中央A类真题)
A. 多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有少数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下。
B. 有些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有些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
C. 如果公务员考试70分才算及格,肯定有的同学的成绩不及格。
D. 这次考试太容易,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都在80分以上。
正确答案【C】
解析:此题首先应掌握对于一个命题的否定和对直言命题“有些”的理解。“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这句话不对,即要对这个命题进行否定,它等价于“我们班同学的成绩并不都在70分以上”并不都在70分以上,也即有些在70分以下,对于直言命题“有些学生成绩在70分以下”等价于“至少有一个学生的成绩在70分以下。”此题的正确答案为C。对于B项而言,存在这种可能性,但不是必然的,存在一种可能即所有学生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下。

例题6  某画家从来不在其作品上标注日期,其作品的时间顺序现在才开始在评论文献中形成轮廓。最近将该画家的一幅自画像的时间定位为1930年一定是错误的,1930年时该画家已经63岁了,然而画中的年轻、黑发的男子显然是画家本人,但却绝不是63岁的男子。
上面结论所依据的假设是(    )。(2005年中央乙类真题)
A.画家画过几幅显示他60岁以后的样子的自画像
B.画家在63岁时,不可能在画中将自己画成年轻时的样子
C.在该画家远未到60岁以前,他没画过明确标注日期的自画像
D.通过不给其作品标注日期,画家试图使针对其作品的评论抛开时间因素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是前提型题目,是三段论推理。题干的论述中结论是将一个自画像定位为1930年显然是错误的;一个前提是1930年画家已经63岁了,而画中男子很年轻不是63岁。从题干中选择一个前提,使结论成立,我们看选项A这样的事实不能得到结论,所以不是前提假设,排除掉;B假设画家63岁时不能将自己画成年轻样子,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可以得到结论,一定是定位错误了,所以正确;C是和题干相符合的事实,不是假设的前提,所以排除掉;D是说明画家不给画标注日期的目的,不是假设的前提,所以也要排除掉。故选择B。

例题7   作家在其晚期的作品中没有像其早期那样严格遵守小说结构的成规。由于最近发现的一部他的小说的结构像他早期的作品一样严格地遵守了那些成规,因此该作品一定作于他的早期。
上面论述所依据的假设是:(2005年中央甲类真题)
A.作家在其创作晚期比早期更不愿意打破某种成规
B.随着创作的发展,作家日益意识不到其小说结构的成规
C.在其职业生涯晚期,该作家是其时代惟一有意打破小说结构成规的作家
D.作家在其创作生涯的晚期没有写过任何模仿其早期作品风格的小说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前提型题目,是三段论推理。可以采用直接推理法和排除法。因为题干结论是该作品一定作于早期,题干的小前提是早期作品严格遵守了小说结构成规,既然这篇小说像早期作品一样遵守了成规,那么只有当假设其晚期作品不遵守结构成规,即没有写过模仿早期风格的作品才使前提与结论对应起来。所以选项D正好说明这点。选项A不能得出该作品作于早期,倒可以得出晚期的结论来;选项B、C都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因此,都不是依据的假设。因此,选择D。

例题8   我国计算机网络事业发展很快。据中国互联网中心(CNNlC)的一项统计显示,截止到1999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约400万,其中使用专线上网的用户人数约为144万,使用拨号上网的用户人数约为324万。
根据以上数据,最可能推出以下哪项判断有误?  
A. 考虑到我国有12亿多的人口,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上网的人数还是少得可怜.
B. 专线上网与拨号上网的用户之和超过了上网用户的总数,这不能用四舍五入引起的误差来解释。
C. 用专线上网的用户中,多数也选用拨号上网,可能是从家里用拨号联网更方便。
D. 由于专线上网的设备能力不足,在使用拨号上网的用户中,仅有少数用户有使用专线上网的机会。
正确答案【C】
解析:应用命题的交叉关系解题,题干中谈到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约为400万,但使用专线上网144万,使用拨号上网约为324万,二者和为468万,这说明有68万人既用专线上网又用拨号上网,即使用专线上网和拨号上网有交叉部分。选项C中所说的用专线上网用户中,多数也用拨号上网,即多于72万的用户既使用专线上网也使用拨号上网,就你题干中说的68万交叉部分多出4万多户。题干数据如果为真的情况下,选项C说法是不可能的了。其他选项都可能,所以选择C。
   
例题9   玛雅遗扯挖掘出一些珠宝作坊,这些作坊位于从遗址中心向外辐射的马路边上,且离中心有一定的距离。由于贵族仅居住在中心地区,考古学家因此得出结论,认为这些作坊制作的珠宝不是供给贵族的,而是供给一个中等阶级,他们一定已足够富有,可以购买珠宝。
对在这些作坊工作的手工艺人,考古学家在论断时做的假设是(    )。(2005年中央乙类真题)
A.他们住在作坊附近
B.他们不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
C.他们自己本身就是富有的中等阶级的成员
D.他们的产品原料与供贵族享用的珠宝所用的原料不同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前提型题目,是三段论推理。让找考古学家论断时做的假设,我们先看考古学家的论述,这些作坊距离中心区域有一定距离,而贵族居住在中心区域,因此考古学家得出结论这些珠宝不是供给贵族的。显然考古学家假设这些手工艺人生产珠宝是供给作坊附近人,对于居住在中心的贵族需要珠宝不会到远距离的作坊。而选项B说他们不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正是考古学家的假设;而A、C、D都不是考古学家得出结论的假设条件,排除掉。故选B。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