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如果钱教授获得的票数比周博士多,那么李教授将获得该项基金”,而事实为陈博士获得了该项基金,因只有一个人能获该项基金,所以李教授未获得该项基金,根据充分条件假设命题的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可得钱教授获得的票数不比周博士多。
2.『答案』D
『解析』根据“赵教授没有获得该基金”这一事实,对“如果孙教授获得的票数比沈局长多,同时周博士获得的票数比钱教授多,那么赵教授将获得该项基金。”这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进行推理,可知,孙教授获得的票数不比沈局长多或者周博士获得的票数不比钱教授多。又根据已知,周博士获得的票数比钱教授多,得出孙教授获得的票数不比沈局长多。
3.『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简写如下:如果A,那么B,
只有B,公司资金才正常周转,
如果公司资金不能正常周转,那么C产品研发不能如期进行,
C产品研发如期进行→资金正常周转→B,所以选择C答案。
4.『答案』D
5.『答案』D
『解析』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孙涛的成绩没有及格,这就否定了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李佳考试及格,那么李华,孙涛和赵林肯定也及格了”。所以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即李佳考试不及格,所以便可推出李佳和赵林不会都及格。
6.『答案』D
『解析』相互推出关系如下:
(1)贯彻绝对公平→按劳分配;(2)按劳分配→贫富不均;(3)贯彻绝对公平→贫富均等。根据(1)(2)可推出,贯彻绝对公平→贫富不均。这恰与(3)相矛盾。所以不能贯彻绝对公平,选择D。
7.『答案』B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必要条件假言命题。(1)项犯了“否定后件,否定前件”的错误,(3)项犯了“肯定前件,肯定后件”的错误,只有(2)项是正确的推理即“否定前件,否定后件”。
8.『答案』D
『解析』甲的话和丁的话是上反对关系,上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要么一个假,要么两个都假,所以不正确的一定在甲和丁之间,因为只有一个是不正确的,这即意味着乙和丙都是正确的。丙(李航参加了)是正确的,这就意味着丁(我班所有同学都没有参加)是不正确的。
9.『答案』B
『解析』如果A项“显卡坏了”必然推出C项“主板或显卡坏了”正确。同理,如果D项“主板坏了”正确必然推出C项“主板或显卡坏了”正确。根据题干,只有一个是真的,所以A项和C项都不能为真,否则就有两个为真,既然A项、C项不能为真,那么C项也不能为真,所以只能B项为真,这里注意B项所说的是一种条件关系,并不说明B项前件“主板坏了”是客观事实。
10.『答案』D
11.『答案』B
『解析』少图
12.『答案』A
『解析』陈述中(2)项如果为真,则(1)项必为真,这与题干“上述断定只有两个是真的”不一致,所以(2)项必为假,又因为(2)项和(4)项为矛盾命题,即“必有一真一假”,(2)项为假,则(4)项必为真。又根据题干“上述断定只有两个是真的”,(2)、(4)一假一真,所以(1)、(3)必有一真一假。显然,如果(1)真那么(3)必真,这与命题不符,所以(1)为假,(3)为真。
13.『答案』B
『解析』运用代入法。A项代入甲得到“录取小方”,代入丙得到“不录取小方”,显然矛盾,C项代入丙即可推出矛盾;D项代入乙即可推出矛盾。
14.『答案』C
『解析』并非所有的嫌疑人都是有罪的,这一命题等值于有的嫌疑人不是有罪的。
15.『答案』C
16.『答案』D
『解析』关系型推理,可列简式如下:赵>钱;孙>李;李≤周;钱=周;即可推赵>钱=周≥李从而推出赵>李。
17.『答案』B
『解析』A项不满足题干“25人喜欢模型论”,
C项不满足“20人喜欢公理集合论”,
D项不满足“25人喜欢模型论”。
18.『答案』B
『解析』(2)和(3)下反对关系,这两个命题中要么一个真,要么两个真,但必有一真,所以,题干所说“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必在(2)和(3)之中,从而可推出(1)必为假,根据“主任懂日语”为假,可推出“主任不懂日语”是客观事实,由此可推(2)必为真。如果(2)为真,根据题干,那么(3)就为假,如果“有人懂日语”为假,可推出命题的矛盾命题“所有人不懂日语”为真,从而推出“副主任不懂日语”。
19.『答案』B
『解析』如果A项“显卡坏了”必然推出C项“主板或显卡坏了”正确。同理,如果D项“主板坏了”正确必然推出C项“主板或显卡坏了”正确。根据题干,只有一个是真的,所以A项和C项都不能为真,否则就有两个为真,既然A项、C项不能为真,那么C项也不能为真,所以只能B项为真,这里注意B项所说的是一种条件关系,并不说明B项前件“主板坏了”是客观事实。
20.『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