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全国人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对法律所作的解释属于(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审判解释
D.行政解释
22.社会主义法同一切剥削阶级法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社会主义法体现了( )
A.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B.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C.阶级性与强制性的统一
D.阶级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23.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为( )
A.权利能力
B.行为能力
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内容
24.在我国,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应视为( )
A.限制行为能力人
B.无行为能力人
C.完全行为能力人
D.部分限制行为能力人
25.法律对社会发展能否起进步作用,决定于( )
A.是否适用一切经济基础的需要
B.是否能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C.法律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需要
D.是否适应国家的需要
26.最高人民法院对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律规范所作的解释( )
A.对下级法院具有普遍约束力
B.没有普遍约束力
C.对下级法院没有约束力
D.有普遍的约束力
27.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 )
A.客观标准
B.唯一标准
C.唯一的客观标准
D.首要标准
28.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适用法律时( )
A.不应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B.应该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C.有时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D.法律应无条件地服从党的政策
29.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时,其生效时间应是( )
A.法律通过之日
B.法律公布之日
C.法律批准之日
D.法律签署之日
30.允许法律关系参加者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具体内容的规范,属于( )
A.任意性规范
B.授权性规范
C.委任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