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为什么国富民穷?

发布时间:2011-10-22 共6页

房价:世界上合理的房价每平方米相当于人均一个月的工资,北京人均月工资是3000元(还不包括外来打工人员工资),但北京的房价是多少?山东人均工资是1400元(还有点水分),但山东的县城的房价也远远高过此数。教育:一个学期四年本科生需要一个农民不吃不喝20多年才能够供养,大学生一年的费用,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也负担不起。医疗:不用说农民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城市里何尝不是如此。

本来这些住房、教育、医疗问题,放在哪个国家也是老百姓花钱的大事。但放在中国却是更加放大了。住房,除了国外的房价没有我们虚高外,人家还有政府建造的廉租房,买不起住房的起码还有房可住。而我们却只有负担高房价或者是高房租的选择。教育。国外有昂贵的私立学校,也有政府补贴的公立学校,还有数量不菲的奖学金,穷人的孩子至少可以在公立大学完成学业,而不至于象中国学费能逼死家长难死学生。医疗,国外百姓大多数享受着医疗保险,而国内却是很少人享受医疗保险,而且还要负担名目繁多的医疗收费项目。

当然你会说,我举的国外的例子是那些发达和准发达的国家,而我们还属于经济刚起步的国家。我们还很穷!而现在说来,穷的是百姓,我们的国家一点都不穷。我们可是有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财政收入,而且按中国人均贡献财政收入3000元的绝对数字,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中国三分之一的家庭人均收入还不到 3000元)。既然我们每个老百姓都是纳税人,我们都想知道我们这些财政收入的钱花到了什么地方?

在西方国家,高税负意味着高福利。当年我们指斥的假马克思主义者社会民主党、工党等党派的施政观点就是如此。包括美国的民主党相对于共和党也是持此观点。而北欧的高福利国家也是由高税收来维持的。但中国的高税负,带来的却不是高福利。在中国,享有国家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的只是少数人。更多的人没有享受任何国家给予的福利或享受到少到不能再少的福利。在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大概占到国家财政的12%左右。而在西欧、北欧这些高福利国家,财政的钱有45%以上是用在社会保障上的,美国财政也有1/3上的钱用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国香港港府下面有11个局,单是卫生福利局和教育统筹局两个局的支出就占到香港财政的50%以上。

教育经费、医疗经费、科研经费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支出持续保持低比例。甚至低于印度、孟加拉以及非洲很多比我们贫穷的多的国家。

国防支出,2006年预算2807亿元,虽然事实可能比国家公布的比例要高不少,即使比例翻番,与其他国家相比也属于正常范围之内。

我们有理由要问中国的财政收入到底花在了哪里?

其实答案大家都知道,我们的钱花在了“社会管理”上。具体说就是花在了两套政府,花在了官民比例世界领先,仆人主人比例世界领先的这些人身上。国家供养着这么多的人,享受着百姓所享受不到的福利待遇,却维持者低效率的、腐败的、不公平地、甚至杂乱的社会管理。这就是国富民不强甚至可以说是国富民穷的原因。

国富民穷,但为社会成本增加买单的却永远是穷苦的老百姓。比如:国家通过国有土地拍卖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再加上与房产有关的各种税收,名曰控制房价上涨,实际却是对高房价推波助澜。除了房价,其他方面岂不也是如此?

而现在国家有钱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实现一些减负措施和福利政策呢?就从2007年来说,国家可是比去年多收了7000亿。我就出出主意看看花到什么地方合适。

先说房产。

国家为什么不能利用土地和房产相关的税收来建设一批廉租房。当廉租房达到一定规模,并形成长期政策的时候,普通老百姓谁还会去买天价的房产?房价还会象现在这么泡沫般的虚高下去?

再说医疗。

国家能不能增加社会医疗保险的投入?这几年农村开始实行合作医疗,在我们这里也有试点,效果还不错。但为什么不能多投入一些?为什么不能推广到整个农村和城市呢?去年农村合作医疗国家财政投入了47.3亿元,虽说是个良好的开端,但这个数目与总的财政收入和总的人口来说,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今年是不是应该加大一下投入?

还有教育。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