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分析题(凡要求计算的项目,除题中特别标明的外,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有计量单位的,必须予以标明,标明的计量单位与题中所给的计量单位相同;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凡要求解释、分析、说明理由的内容,必须有相应的文字阐述)
1.某集团下设一分公司,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70%,固定成本为800万元,其中,折旧费为200万元。
(1)若该分公司为利润中心,固定成本中的折旧费是由集团分摊的该责任中心不可控成本,折旧费以外的固定成本均为该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
要求:
①计算该利润中心边际贡献;
②计算该利润中心可控边际贡献;
③计算该利润中心部门边际贡献。
(2)若该分公司为投资中心,其所占用的经营资产平均额为4000万元,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1%,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①计算该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
②计算该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
正确答案:
(1)①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5000×(1-70%)=1500(万元)
②利润中心可控边际贡献=1500-(800-200)=900(万元)
③利润中心部门边际贡献=900-200=700(万元)
(2)①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平均营业资产=700/4000=17.5%
②剩余收益=经营利润-(经营资产×最低投资报酬率)=700-4000×11%=260(万元)
2.某企业使用标准成本法,本月某产品实际产量800件,预算产量1000件。单位标准成本为:
实际单位成本为:
要求:对该产品进行变动成本差异分析。
正确答案:
①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0.22×800×(90-100)=-1760(元)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0.22×800-0.20×800)×100=160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1760+1600=-160(元)
即由于直接材料实际价格低于标准价格,使直接材料成本降低1760元,但由于材料用量超过标准,使直接材料成本上升1600元。两者相抵,直接材料成本降低160元。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5.5×800×(3.9-4)=-440(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5.5×800-5×800)×4=1600(元)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440+1600=1160(元)
即由于实际工资率低于标准工资率,使直接人工成本降低440元,但由于实际耗费工时高于标准工时,使直接人工成本上升1600元。两者相抵,直接人工成本上升1160元。
③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5.5×800)×[4000÷(800×5.5)-4000÷(1000×5)]=480(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800×5.5-800×5)×4000÷(1000×5)=320(元)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480+320=800(元)
即由于实际制造费用分配率高于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使变动制造费用上升480元,由于实际工时高于标准工时,使变动制造费用上升320元。两者相加,变动制造费用总共上升800元。
3.东方公司本月发生固定成本24000元,该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120元,单位变动成本80元,本月计划销售量为1500件。
要求:
(1)计算本月的利润。
(2)如果打算使本月的利润提高25%,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假设采取某项措施时,其他的资料不变)
正确答案:
(1)本月的利润=1500×(120-80)-24000=36000(元)
(2)提高后的利润为36000×(1+25%)=45000(元),可以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
①降低固定成本:降低后的固定成本=1500×(120-80)-45000=15000(元),即固定成本降低37.5%。
②提高单价:提高后的单价=80+(24000+45000)/1500=126(元),即单价提高5%。
③降低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后的单位变动成本=120-(24000+45000)/1500=74(元),即单位变动成本降低7.5%。
④提高销售量:提高后的销售量=(24000+45000)/(120-80)=1725(件),即销售量提高15%。
4.某企业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产品的单位售价分别为5元和10元,边际贡献率分别是40%和20%,全年固定成本为50000元,企业采用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法进行量本利分析。(最终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取整数)
要求:
(1)假设全年甲、乙两种产品分别销售了20000件和40000件,试计算下列指标:
①用金额表现的保本点销售额。
②用实物单位表示的甲、乙两种产品的保本点的销售量。
③用金额表现的安全边际额。
④预计利润。
(2)如果增加促销费10000元,可使甲产品销售量增至40000件,而乙产品的销售量会减少到20000件。试计算此时的保本点的销售额和安全边际额,并说明采取这一促销措施是否合算。
正确答案:
(1)

①

②
所以:甲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量=(208333×20%)÷5=8333(件)
乙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量=208333×80%÷10=16667(件)
③安全边际额=正常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额=500000-208333=291667(元)
④预计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500000×24%-50000=70000(元)
(2)增加促销费后的边际贡献率=

所以:

安全边际额=400000-200000=200000(元)
利润=400000×30%-60000=60000(元)
增加促销费后虽然保本点销售额下降,但固定成本上升幅度大于保本点下降幅度,导致企业利润降低,采取这一措施是不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