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计算分析题)

发布时间:2014-04-03 共2页

  5.北方高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地生产和销售两种打印机,假设该公司两种产品的财务和成本数据如下:
  公司管理会计师划分了下列作业、间接成本集合及成本动因:
  两种产品的实际作业量如下:
  要求:
  (1)采用传统(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及单位盈利能力。
  (2)采用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及单位盈利能力。
 
  错题反馈添加笔记收藏本题隐藏答案
 
  正确答案:
  (1)直接人工小时合计=25000+75000=100000(小时)
  间接成本分配率=20000000/100000=200(元/小时)
  分配给豪华型的间接成本=200×25000=5000000(元)
  单位豪华型的间接成本=5000000/5000=1000(元/台)
  分配给普通型的间接成本=200×75000=15000000(元)
  单位普通型的间接成本=15000000/15000=1000(元/台)

  (2)每一作业成本动因的成本动因率
  豪华型(5000台)
  普通型(15000台)
 
  成本及盈利分析:
 
  6.某企业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产品的单位售价分别为2元和10元,边际贡献率分别是20%和10%,全年固定成本为45000元。
  要求:
  (1)假设全年甲、乙两种产品预计分别销售50000件和30000件,试计算下列指标:①用金额表示的综合盈亏临界点销售额;②用实物单位表示的甲、乙两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③用金额表示的安全边际;④预计息税前利润。
  (2)如果增加广告费5000元可使甲产品销售量增至60000件,而乙产品的销量会减少到20000件。试计算此时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并说明采取这一广告措施是否合算。
 
  正确答案:
  (1)甲产品的销售比重=2×50000/(2×50000+10×30000)×100%=25%
  乙产品的销售比重=1-25%=75%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25%×20%+75%×10%=12.5%
  ①综合盈亏临界点销售额=45000/12.5%=360000(元)
  ②甲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360000×25%÷2=45000(件)
  乙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360000×75%÷10=27000(件)
  ③综合安全边际额=400000-360000=40000(元)
  ④息税前利润=40000×12.5%=5000(元)或=400000×12.5%-45000=5000(元)
  (2)甲产品的销售比重=2×60000/(2×60000+10×20000)×100%=37.5%
  乙产品的销售比重=1-37.5%=62.5%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37.5%×20%+62.5%×10%=13.75%
  综合盈亏临界点销售额=(45000+5000)/13.75%=363636.36(元)
  息税前利润=320000×13.75%-(45000+5000)=-6000(元)
  采取这一广告措施不合算,因为企业由盈利转为亏损。
 
  7.D公司为投资中心,下设甲乙两个利润中心,相关财务资料如下:资料一:甲利润中心营业收入为38000元,变动成本总额为14000元,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的固定成本为4000元,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但应由该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为7000元。资料二:乙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为30000元,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为22000元。资料三:D公司息税前利润为33000元,投资额为200000元,该公司预期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2%。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甲利润中心的下列指标:
  ①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
  ②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
  ③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
  (2)根据资料二计算乙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但应由该利润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
  (3)根据资料三计算D公司的剩余收益。
 
  正确答案:
  (1)①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38000-14000=24000(元)
  ②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24000-4000=20000(元)
  ③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20000-7000=13000(元)
  (2)乙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但应由该利润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30000-22000=8000(元)
  (3)D公司的剩余收益=33000-200000×12%=9000(元)
 
  8.某公司原有生产线使用年限到期之后,面临着更换生产线的选择,企业可以选择购买与原来一样的生产线,也可以购买一条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原有生产线的价格为150万元,而新的生产线价格为400万元,两种生产线的使用年限均为10年,无残值,假设企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两种生产线均用来生产甲产品,假设产品型号、质量完全相同,目前甲产品的销量为10000件,单价为900元,假设企业产销平衡,相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
  (1)计算新生产线生产甲产品保本点的销量;
  (2)计算旧生产线生产甲产品保本点的销量;
  (3)计算新旧生产线生产甲产品的成本分界点的销量,并判断应选择哪种生产线。
 
  正确答案:
  (1)甲产品单价=900元
  单位变动成本=100+80+150+70=400(元)
  不含折旧的固定成本=300000+150000+60000=510000(元)
  新生产线的固定成本总额=510000+4000000/10=910000(元)
  新生产线生产甲产品保本点的销量=910000/(900-400)=1820(件)
  (2)甲产品单价=900元
  单位变动成本=100+110+180+70=460(元)
  旧生产线的固定成本总额=510000+1500000/10=660000(元)
  旧生产线生产甲产品保本点的销量=660000/(900-460)=1500(件)
  (3)设成本分界点的销量为X
  400X+910000=460X+660000
  X=4167(件)
  当销量大于4167件时应采用新生产线,当销量小于4167件时采用旧生产线。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