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
1. 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是指A与E的关系之间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于是,若一个为真,则另一个必为假;若一个为假,则另一个真假不定。例如,已知“所有动物都能行走”为真,可以推出“所有动物都不能行走”为假;但是从“我们中所有的人都是北方人”为假,却不能推出“我们中所有的人都不是北方人”的真假来。
2.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亦称“从属关系”,指A与I、E与O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同质(同为肯定或否定)的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之间,可以把它概括为:如果全称命题为真,则相应的特称命题为真;如果特称命题为假,则相应的全称命题为假;如果全称命题为假,则相应的特称命题真假不定;如果特称命题为真,则相应的全称命题真假不定。例如,“如果有的书没有价值”为真,那么从逻辑上不能知道“所有的书都没有价值”的真假;但是如果前一个命题为假,那么后一个命题必为假。
3. 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是指A与O、E与I的关系之间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因此必有一真,也必有一假。于是,由一个为真,就可以推出另一个为假;由一个为假,就可以推出另一个为真。例如,由“所有金子都是闪光的”为真,可以逻辑地推出“有些金子不闪光”为假;由“有的哺乳动物是卵生的”为真,可以逻辑地推出“所有哺乳动物都不是卵生的”为假。
有时我们也撇开真假概念,用否定词、等值把矛盾关系表述如下。
(1)“SAP”等值于“并非SOP”。
(2)“SEP”等值于“并非SIP”。
(3)“SIP”等值于“并非SEP”。
(4)“SOP”等值于“并非SAP”。
这里所说的两个命题等值是指:两个命题的形式可能不同,但表达的逻辑内容是相同的,即它们恒取相同的真假值。
4. 下反对关系
下反对关系是指I与O的关系之间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于是,由一个为假,可以逻辑地推出另一个为真;但从一个为真,不能确切地知道另一个的真假。例如,已知“有些中国人是奖获得者”为假,则可以推出“有些中国人不是奖获得者”为真;但是,从“有些花朵是有毒的”为真,却不能推出“有些花朵不是有毒的”的真假。
两个命题互相矛盾,例如:
“所有S是P”与“有些S不是P”
“所有S不是P”与“有些S是P”
“a是P”与“a不是P”
“p并且q”与“或者非p或者非q”
“p或者q”与“非p并且非q”
“如果p则q”与“p并且非q”
“只有p才q”与“非p并且q”
“必然p”与“可能非p”
“必然非p”与“可能p”
上述都是相互矛盾的命题。
两个命题互相反对,是指它们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例如:
“所有S是P”与“所有S不是P”
“所有S都是P”与“(这个或那个)S不是P”
“所有S不是P”与“(这个或那个)S是P”
“必然p”与“不可能(必然非)p”
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这就是排中律。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都否定,必须肯定其中一个,否则会犯“两不可”的错误。(不过,这里要注意,对两个互相反对的命题,虽然不能同时都肯定,但可以同时都否定。)排中律的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明确性。根据矛盾律,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都肯定,否则犯“自相矛盾”的错误;根据排中律,也不能同时都否定,否则犯“两不可”的错误。因此,在一对相互矛盾的命题中间,必定是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或者说,任一命题必定或者为真或者为假,非真即假,非假即真。这就是所谓的“二值原则”。一般使用的逻辑都是建立在这个原则之上的,因此叫做“二值逻辑”。
例3.
会主席宣布:“此方案没有异议,家都赞同,通过。”
如果以上不是事实,下面哪项必为事实?
A.家都不赞同次方案。
B. 有少数人不赞同次方案。
C.有些人赞同,也有些人反对。
D.至少有人是不赞同此方案的。
解析:根据对当关系,都赞同的反面是至少有人不赞同,可能都不赞同,也可能只有一个人不赞同,但不能肯定究竟有多少人赞同。A、B、C几种选项各自都可以推出题干所说不是事实,但是由题干不是事实,不能推出它们中任何一个“必为事实”,这里“比为”二字很重要。答案为D。
例4.某公司共有包括总经理在内的20名员工。以下3个有关这20名员工的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1) 有人在该公司入股。
(2) 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
(3) 总经理没在该公司入股。
根据以上事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20名员工都入了股。
B.20名员工都没入股。
C.只有一人入了股。
D.只有一人没入股。
解析:这是个有关直言命题之间对当关系的考题。“有人在该公司入股”和“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之间是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因此,三个命题中仅有的那个真命题就在它们中间,则“总经理没在该公司入股”是假的,即总经理在该公司入了股,于是“有人在该公司入股”为真,因此,“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为假,则真实情形是:所有员工都在该公司入了股。由此选项A是真的。答案为A。
例5. 有人说:“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
以下哪项最能驳斥以上判断?
A.也许有的非哺乳动物是胎生的
B. 可能有的哺乳动物不是胎生的。
C.没有见到过非胎生的哺乳动物。
D.鸭嘴兽是哺乳动物,但不是胎生的。
解析:题干中是一个全称肯定命题,根据对当关系,最能反驳它的是特称否定命题。如果选项D为真,则可以得出特称否定结论:有的哺乳动物不是胎生的。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