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6. 按照上帝创世说,上帝在第一天创造了地球,第二天创造了月亮,第三天创造了太阳。因此,地球存在的头三天没有太阳。
以下哪项最为确切地指出了上述断定的逻辑漏洞?
A.没有太阳,一片漆黑,上帝如何创造地球?
B. 上帝创世说是一种宗教想像,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C.上述断定带着地球中心说的痕迹,在科学史上,地球中心说早被证明是错误的。
D.“一天”的概念是由太阳对于地球的起落周期来定义的。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一天”的概念是由太阳对于地球的起落周期来定义,因此,题干中称“地球存在的头三天没有太阳”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例7.
美国政府决策者面临的一个头痛的问题就是所谓的“别在我家门口”综合症,例如,尽管民意测验一次又一次地显示多数公众都赞成建新的监狱;但是,当决策者正式宣布计划要在某地建一新监狱时,总会遭到附近居民的抗议,并且抗议者总有办法使计划搁浅。
以下哪项也属于上面所说的“别在我家门口”综合症?
A. 某家长主张感染了艾滋病毒素的孩子不许进入公共学校,当他知道一个感染了艾滋病毒的孩子进入了他孩子所在的学校时,他立即为自己的孩子办理了退学手续。
B.某政客主张所有的政府官员都必须将个人财产公开登记,但他自己却递交了一份虚假的财产登记表。
C. 某教授主张宗教团体有义务从事慈善事业,但他自己却拒绝捐款救助索马里难民。
D. 某汽车商主张和国外进行汽车自由贸易,以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但他却要求本国政府限制外国制造的汽车进口。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题干中“别在我家门口”综合症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前后言行不一致”,或者是自相矛盾:在总体上,赞成建新的监狱,另一方面,当关系到自己时,却又反对建新的监狱。选项A中的家长是言行一致的;选项B中的政客还是履行了自己财产公开登记的主张;选项C中的教授自己不是宗教团体成员;选项D中的汽车商则符合“前后言行不一致”的表现形式:在总体上,主张自由贸易,另一方面,当关系到自己时,又反对自由贸易。
例8. 一家珠宝店的珠宝被盗,经查可以肯定是甲、乙、丙、丁中的某一个人所为。在审讯过程中,甲说:“我不是罪犯。”乙说:“丁是罪犯。”丙说:“乙是罪犯。”丁说:“我不是罪犯。”经调查证实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
根据已知条件,下列哪个判断为真?
A.甲说的是假话,因此甲是罪犯。
B. 乙说的是真话,因此丁是罪犯。
C.丙说的是真话,因此乙是罪犯。
D.丁说的是假话,因此丁是罪犯。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本题主要考查对于排中律的应用,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同一方面相互否定的思想,不同假,必有一真。可先将四人所说的话依次化简为:非甲、丁、乙、非丁,则可发现乙与丁的话相互否定,因此其中必有一真,由此可知甲、丙的话为假,而乙、丁一真一假,但具体未定,故选A。
例9.
甲、乙、丙和丁是同班同学。
甲说:“我班同学都是团员。”
乙说:“丁不是团员。”
丙说:“我班有人不是团员。”
丁说:“乙也不是团员。”
已知只有一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
A.说假话的是甲,乙不是团员。
B. 说假话的是乙,丙不是团员。
C.说假话的是丙,丁不是团员。
D.说假话的是丁,乙是团员。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甲和丙的话在形式上分别为SAP与SOP,是相互否定的意思,它们不同真,不同假,依题意只有一假,故乙、丁为真,即丁不是团员,乙不是团员;根据差等关系,得丙为真,即我班有人不是团员;再根据矛盾关系,得甲为假。
例10.
罗伯特、欧文、叶赛宁都新买了汽车,汽车的牌子分别为奔驰、本田、皇冠。他们一起来到朋友汤姆家里,让汤姆猜猜他们三人各买的是什么牌子的车。汤姆猜到:“罗伯特买的是奔驰车,叶赛宁买的肯定不是皇冠车,欧文买的自然不会是奔驰车。”很可惜,汤姆只猜对了一个。
根据已知条件,下面哪个判断为真?
A.罗伯特买的是本田车,欧文买的是奔驰车,叶赛宁买的是皇冠车。
B. 罗伯特买的是奔驰车,欧文买的是皇冠车,叶赛宁买的是本田车。
C.罗伯特买的是奔驰车,欧文买的是本田车,叶赛宁买的是皇冠车。
D.罗伯特买的是皇冠车,欧文买的是奔驰车,叶赛宁买的是本田车。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可以用汤姆的三句话依次来验证选项,但这样做比较耗费时间。观察到汤姆三句话中,“奔驰车”出现了两次,假设:若第一句话为真,则第三句话为假,则罗伯特与欧文买的都是奔驰车,产生矛盾,故第一句话为假;再设第三句话为真,则由于罗伯特与欧文买的都不是奔驰车,故叶赛宁买的是奔驰,但这导致第二句话(叶赛宁买的肯定不是皇冠车)也真,故第三句话为假,第二句话为真。因此可推出罗伯特买的是皇冠车,欧文买的是奔驰车,叶赛宁买的是本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