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2-01 共2页
1.简答题
近三年8道简答题依据内容可以分为基础总论类和分论罪名类。其中分论罪名只占两题: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构成特征、非法持有毒品罪;其余均为基础总论类:犯罪的基本特征、一般自首的概念和成立条件、过于自信的过失、教唆犯、死刑。分论罪名类简答题主要是分析类罪名或个罪名的概念特征,从2002年起增加的法条分析题基本已经取代了此类简答题。因此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基础总论类简答题的答题技巧。
简答题的特点是简单明确,只要求答要点,不要求具体展开。但简答题简到什么程度最为适宜,这要根据试题的要求来确定。以 “犯罪的基本特征”为例,说明一下简答题的答题标准。
参考答案如下:来源:
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社会危害性。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一定严重程度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2)刑事违法性。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的基础,刑事违法性是社会危害性在刑法上的体现,是犯罪的基本法律特征;来源:
(3)应受刑罚惩罚性。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应受刑罚惩罚性反映了犯罪与刑罚的关系,揭示了犯罪的法律后果。
有些考生的答案为:“(1)社会危害性;(2)刑事违法性;(3)应受刑罚惩罚性。”这就过于简略,使人看不明白;还有些考生在回答了三个特征之后,又把三个特征的关系答了很多,这也是不必要的。当然,有时考生如果对答案把握不准,是可以多答一些,但应注意所答内容必须正确,切勿答错反而导致扣分。
2.法条分析题
我们以法条分析题为例。
刑法第395条第1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的,可以责令说明来源。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试分析该条款规定。
参考答案如下:
本条款是关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罪状、法定刑的规定。该条款所作规定的罪状为叙明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