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属于危险犯的犯罪有( )。
A.破坏交通设施罪
B.爆炸罪
C.绑架罪
D.杀人罪
【答案】AB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危险犯的含义。所谓危险犯,是指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准的犯罪。我国刑法分则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里就有很多危险犯,如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及投放危险物质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等,这些犯罪的本质特征是,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法定危害结果的危险出现,无论在客观上是否真正形成了物质性的、可测量的、有形的损害,都构成犯罪既遂。本题选项C的绑架罪是行为犯,选项D的故意杀人罪是结果犯,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
7.以特定目的作为犯罪构成必要要件的犯罪是( )。
A.走私淫秽物品罪
B.传播淫秽物品罪
C.集资诈骗罪
D.侵占罪
【答案】ACD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目的犯的典型个罪。根据刑法第152条的规定,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在主观上必须具有牟利或者传播的目的;根据刑法第192条的规定,构成集资诈骗罪,在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根据刑法第270条的规定,构成侵占罪,在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根据刑法第364条的规定,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不要求在主观上有特定的目的,而且,为了将本罪与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相区别,本罪在主观上不能具有牟利目的,所以传播淫秽物品罪不是目的犯。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注意】目前的纲已经将走私淫秽物品罪排除出考试的范围,所以,考生对此罪不必掌握。
8.下列人员中,属于报复陷害罪犯罪对象的有( )。
A.举报人
B.控告人
C.申诉人
D.批评人
【答案】ABCD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报复陷害罪的犯罪对象。《刑法》第254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这一规定,报复陷害罪的犯罪对象是举报人、控告人、申诉人和批评人,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9.洗钱罪中的“钱”是指下列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 )。
A.毒品犯罪
B.贪污犯罪
C.走私犯罪
D.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
【答案】ACD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刑法》第191条规定:“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一)提供资金帐户的;(二)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或者金融票据的;(三)通过转帐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四)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性质和来源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刑法这一规定,洗钱罪的上游犯罪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犯罪不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注意】2001年12月29日全国人常委会《刑法修正案(三)》对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已经作了修订,由原来的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增加为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所以,目前洗钱罪的上游犯罪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四种。
10.根据刑法第356条的规定,对毒品犯罪人从重处罚的充分条件是( )。
A.行为人过去因毒品犯罪被判过刑
B.行为人过去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被判过刑
C.行为人过去犯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
D.行为人过去因犯走私制毒物品罪被判过刑
【答案】BC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毒品再犯制度。《刑法》第356条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这就是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再犯制度。对毒品再犯制度,应当注意的是,前罪是特定之罪,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后者是刑法第六章第七节规定的所有的毒品犯罪。前罪应当是受到刑罚处罚,至于受到何种刑罚及刑罚轻重,在所不论。前罪与后罪之间的时间间隔无论多长,都应当对后罪从重处罚。根据刑法对毒品再犯制度的规定,本题选项中,只有BC两项可以成为毒品再犯制度的前罪,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
【注意】我国刑法第356条规定的毒品再犯制度,是法律硕士入学考试常考的知识点之一,但是,对于这一制度,《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考试指南》的论述只是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的,从重处罚,这是错误的。根据刑法第356条的规定,毒品再犯制度的前罪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后罪不仅限于这两种犯罪,而是包括所有的毒品犯罪,对此,考生应予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