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日,是张建国汇报成绩的日子。
四年前,他意气风发地入主中华英才网,信誓旦旦,四年后要让中华英才网营收2个亿,而当时,递到他手中账单上的收入不足3000万。 没有人在意这个不知来路的年轻人的“雄韬伟略”,在这个年代,人们已经对“梦想”亦或“牛皮”都不再介意。
然而,接下来的四年,整个招聘行业却因这个年轻人的入局而变得天翻地覆,他以连续三年100%的增长率重新划分行业版图,更以生猛的杀气,令整个行业硝烟滚滚。
对张建国来说,四年时间,除了打造一个新的中华英才网之外,还有两个对手。
成阵
入主中华英才网之前,张建国自认为很“江湖”:五湖四海皆兄弟,浊酒一杯泯恩仇。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四年后,对手依旧是对手,甚至,他至今都未曾见过对手一面。
梁子,早在四年前就已经结下。
2004年9月29日,另一家招聘巨头前程无忧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华尔街的投资者们询问“中国的竞争对手还有哪些”时,前程无忧傲慢的回答令张建国至今仍字字清晰——“我们拿望远镜也找不到,第二名不知道在哪里”。
而当时公开的座次是,前程无忧位列前排,其后便是不分上下的中华英才网与智联招聘。
上任才2个月28天的张建国郁闷异常——门外的嚣张直逼鼻尖,门内的管理却是一派狼藉。
“互联网企业无管理,这是当时整个行业的现象。”飞快的成长速度,令整个互联网行业都还来不及形成组织化的管理体系,壮大到一定程度的中华英才网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发展瓶颈,企业步履蹒跚。
攘外必先安内。初来乍到的张建国,决定采用最常规的企业管理办法开始“蛮干”:第一个月完不成业绩的员工,亮“黄牌”;第二个月还完不成的,亮“红牌”,开除。“铁腕”之下,中华英才网几乎所有中高层全部“换血”。
谁曾想,血腥弥漫的半年,张建国却完成了中华英才网历史上脱胎换骨的一役。
2004年底,刚刚抖落萧瑟气息的中华英才网门口,突然走进来几位陌生的外国人,绕着整个公司走了一圈后,突然拍板,斥资5000万美元,购入中华英才40%股份!
举座皆惊。来者竟是鼎鼎有名的全球最大招聘网站Monster!一个月后,合作很快成文。
这传奇的一幕,后来被广为流传。对世界上任何一家招聘企业而言,Monster的进入,不仅仅意味着巨额的资金支持,更意味着企业发展最高效的捷径。然而谁曾想此举,却无意间如暗箭般刺伤了竞争对手智联招聘的自尊。
原来,“在这之前,智联招聘已经与Monster谈了半年多,他们总裁甚至两度赴美。突然有一天,Monster一位负责战略合作的副总裁随口说了一句‘我们去中华英才网看看吧’,于是他们便来到了这里参观了一圈。”当时适逢张建国“铁血政策”初见成效,手捧四大本中华英才网自编的《销售圣经》的员工景象,似乎很合这群外国人的口味。巨额融资顺渠而来,而同时到来的,还有智联招聘愤恨的目光。
前程无忧的目中无人,智联招聘的满目敌意,至此,曾经勉强维持的和局被彻底打破,中国招聘行业前三强的争锋锋芒顿现。
摆局
张建国兴奋异常,忙不迭地将企业员工送往Monster总部培训,甚至Monster的工作制表都被复制到中华英才网的员工电脑上。两三年后,当所有中国同行的客户代表还在对着联络簿用食指拨通电话进行销售沟通时,中华英才网却只需点击电脑屏幕上自动生成的客户名单,就可以进行通话,同时通话过程被全部记录,“现在中华英才网每人每天跟客户有效通话时长在180分钟以上,而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只有90分钟。”言语间,张建国已剑有所指。
整个2005年,张建国一边将精英一批批发往国外培训,另一边大张旗鼓地招贤纳士。在世人诧异的目光中,挖墙脚成为双方的发力点。“中华英才网在北京的一个项目经理被一个竞争对手挖过去做大客户的销售总监”,而在张建国的总部,却坐着数位前程无忧曾经的骨干。
挖人与招聘双管齐下,中华英才网办公区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扩容,“刚开始200来员工,现在1600多人。很多人不理解,网络招聘,不就是在网页上挂个广告,收点广告费嘛,有必要用这么多人吗?”
厉兵秣马的张建国很清楚,夹在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中间,只有两种命运:要么被围剿,要么突围。他别无选择,于是主动吹响突围的号角。
一面进行人力资源安排,另一方面,企业差异化的核心业务,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
张建国知道,中国企业95%都是中小企业,而这种零散的人力资源需求,使得整个招聘行业有市无序。而中华英才网面对的客户,80%以上也是中小企业。此时张建国需要做些什么?
一块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人才研究中心”的牌子被挂了起来,近20来个硕士、博士学历的人们在这块牌子下忙碌地进进出出。“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研究,细到每个行业每个规模的中小企业每个职位的薪水标准。”
几个月后,一个针对全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中华英才宝”面世,中小企业所有职位的描述样本及各个城市薪水待遇全部梳理呈现,“很多中小企业花钱打招聘广告,却常常应聘的人不是自己要招的人,为什么?首先招聘说明书就写得不清不楚;另外,中小企业不清楚一个职位到底该付多少薪水,往往笔试面试一大通程序,最后却在最关键的问题上谈崩了,白浪费精力。”
这一年的注脚上,有人这样写着,张建国“推出了中国第一个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招聘管理解决方案”,他成为颠覆“网络招聘只是广告平台”的第一人。而这对于中华英才网的现实意义,则是吸引了近6万家中小企业主动掏腰包。
旗风猎猎,擂台由此摆出。
血拼
一个优秀的猎手,绝不只是一个好的射手,他同时还具备灵敏的感觉与精准的判断力。
竞争是多方面的。当豪情万丈的对手前程无忧站在纳斯达克的聚光灯下,让无数人艳羡其上市的优势时,张建国却有另外的思考。
张建国想到的是,接下来来自华尔街的压力势必会束缚前程无忧的手脚,这将是中华英才网千载难逢的机会。果然,前程无忧上市之后,人员和办公场地的增加以及每个季度100万美元的律师费用使公司成本激增。2003年和2004年公司的发展速度都在60%以上,但2005年却降到了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