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民院长的“变革的财务管理观”

发布时间:2012-02-01 共2页

  财务状况的质量观
  财务质量的概念,在学界有争论。实际上财务质量和人的健康状况是一样的,就如同我们经常说人的健康质量怎么样,人的生存质量怎么样。财务质量的基本体现就是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什么,是对企业非常不完整的一部分资源的展示。怎么叫做非常不完整呢?因为它只告诉了信息使用者用货币表现的资源的状况,人力资源在里面没有地位,没有把人力资源作为资产,在报表里列示出来,所以信息使用者看到的资源是很少的。但是,即使看到的资源,是资源吗?可能也不是。另外一方面,强调这些资源是谁的。一个人说没花钱买了一个企业,这个企业的资产是一亿,企业的负债是一亿五千万,你没花钱买了一个净资产是负五千万的企业,实际上不好说是盈还是亏。所以强调的一个是资源的基本结构,另外是资本的权益归属。
  企业强调资产质量的问题,强调的是什么东西呢?不知道。我们用一句话概括满足特定需求的一种质量。在相当多的时候,应该考虑我们想让其做什么,如果很泛泛地谈一种质量的话,是没有感觉的,一定与这样的资产达到什么样的状态,与目的和需求相连的时候才能看到质量。
  第一个问题就是增值的问题。任何一个资产的增值都是和其他资产组合以后增值的结果,同样一瓶矿泉水,这个在超市里不会超过一块钱,在五星级酒店里,可能就会二十、三十块钱,什么原因呢?还是这样的水,只不过和不同的资源组合以后,就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再一个是被利用的问题,强调资产的质量是相对的。强调对资产质量的重新考虑,不是规模和基本结构,而是要强调资产质量与企业战略确定的关系。这里我们认为主要应关注两种战略定位,一个是全体股东的战略,另外是控股股东的战略。当控股股东战略和全体股东战略不一致的时候,控股股东战略的实施必然导致这个企业大量的不良资产的闲置,所以一定要看到底站在什么立场的问题,很可能站在全体股东立场的不良资产恰恰是站在控股股东角度考虑的优质资产。
  下一个问题是关注企业的资源状况、资源结构状况,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它的利用状况,利用率不充分的资产,当然短期这种闲置和利用率不充分没有问题。长期来看如果大量的资产闲置则是永远不可能给这个企业带来像样的业绩的。
  在资本结构方面,应该更多关注资本结构的一种框架性的设定,或者一种设计,这才是企业长期发展或者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的动力和源泉。在这个过程里面,更多的强调资本结构的质量,应该关注一定的资本结构的框架和设计对企业的长期发展的影响是什么。我们说看企业看什么,应该看的是基本的资本结构的质量,以及基于该资本结构设计的人力资源安排的一种结构。这应该是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根本性决定因素,而不是短时间内的一种成本水平的高低问题。
  对资本结构质量进一步考察。首要是股权结构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之间的内在联系。几年以前,我们可以看到广东张海入主的一个深圳的足球俱乐部(指健力宝),三个人入主公司,股权结构的设计是4:3:3,张海是4,另外两个人是3,是足球队基本的阵型了。这样的设计,任何两个股东都可以把另外一个股东挤掉的基本结构,这种股权结构事实上“4”没有太大的意义了。我们看到张海的基本材料,他是机会把握能力相当强的人,很小的时候,全国人民迷信气功的时候,他就是气功大师。后来股市好了,他就进到股市里面,做了很多不错的事情。最后到这个公司入主当董事长。一个把握机会能力比较强的人,我不是评价一个人的优与劣的问题,而是他作为机会把握能力比较强的人,当一个饮料为基础产品的公司的董事长,去发展企业的时候,他可能有一种先天的不足,也就是说,这种股权结构以及这种股权结构条件下的一种人力资源安排,可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先天性的影响,导致产品经营不可能像资本经营或者股市里面抓机会的情况下去开展活动,所以这个企业很快就不行了。
  资本结构三个层次内容,第一层次是给谁干的问题。给谁干的?其实是给这样一些利益相关者来干的。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应该是股东、债权人、政府,雇员自己,当然雇员里面还可以分层。但是核心问题不在于知道给谁干,而应该考虑的是怎么分的问题。这就是第二个层次应关注的问题,那么怎么分呢?重要的是,它的价值创造动力源泉就在于怎么分,这几个利益相关者之间怎么分,核心问题不是跟债权人怎么分,因为跟债权人的利益分割是靠贷款的协议约定,跟政府的利益分割是靠税法的规定,核心问题是股东或者货币资源提供者以及人力资源提供者两方面的利益的一种博弈问题,是股东与雇员,或者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的利益博弈的问题。到现在为止,可以说中国工会的力量应该是不强的,尤其是所有权成份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工会的力量如果弱的话,就更表现出一种很明显的倾向,是非常不利于人力资源的价值确定问题。如果人力资源价值确定,出现严重偏差,这种偏差还不是多的问题,而是少的问题,长期剥夺人力资源应该有的价值贡献的时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可能真的就会出问题。
  有些企业发展得非常好,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资本结构的稳定性,资本结构确定人力资源的利益相关性、利益协调性,即资本结构的第三个层次的问题。我们认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应该是利益的公平与和谐,所以我们强调在考察一个企业的时候,既要看现有的资源是什么样的,更要看谁提供这样的资源,提供这样资源的供给者想达到的目的到底是怎么样的。再一点,它的利益是如何协调的。
  看企业资源的质量,应该考虑的是效率与公平的一种和谐。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强调的要关注资产的结构和效率;在资本方面,更多的应该看它的公平与和谐。根本点不在于资产和效率,如果公平与和谐做不到的话,资产效率再好,恐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保证不了的。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