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资本金的不足,已经引起中国再高层的忧虑。2001年4月,中国再呈报保监会的《中国再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方案》提出,根据近年来再保险业务增长的预测,中国再在未来两年内保费收入将突破160亿元,照此计算,公司的资本金至少应扩充到40亿元。
现阶段,依靠国家财政增拨资本金和通过利润留存形成资本公积都不太现实,只有进行股份制改革,才是扩充资本和提高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商业分保尚待规范
2001年10月,中国再上海分公司总经理蒋明在一次研讨会上透露,中国再的商业分保占总分保费的比例,2000年仅为3.6%。商业分保的市场基础,尚显单薄。
一方面,“9·11”事件之后,国内保险市场的费率,并未与国际费率水平同步上扬。目前,国内只有特殊险的费率稍有提高,如飞机险、石油开发险和核电站建筑安装险费率上涨了20%~40%,但与国际保险市场100%~500%的增幅仍相差悬殊。“国内的直接保险公司陷入了一个怪圈。”华泰财产保险再保部总监费志忠指出,直接保险公司使用国际费率来做国内业务,没有客户愿意投保;使用国内费率承保,国际再保险公司又因再保险费率过低而拒绝分入。
另一方面,保险市场业务竞争日益激烈,保险公司“惜分”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费率高、利润大的业务不愿分出;费率低、风险大的业务,中国再同样不愿涉足其中。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担当着国家再保险监管者角色的中国再,为法定分保取消以后的业务着想,对大部分国际上分出困难的业务,往往不得不尽收囊中。
“当2006年20%的法定分保取消后,现在法定分保中的业务除车险外,大部分仍将分保给中国再。”费解释说,因为车险业务单一风险标的较小,直接保险公司一般都会自留;而像建筑安装险、财产险、货运险、责任险等,则会根据风险的不同划分类别,制订再保险方案。如石油化工厂、油气开发等高危企业险,目前保险公司往往自留10%,其余70%进行商业分保。
商业分保徘徊不前的另一个原因,是国外再保险公司在国内大做代出单业务(Fronting)。
所谓代出单业务,是指在中国没有经营权的境外公司,通过国内保险机构在名义上出面承保、而实际上将全部责任都转嫁给境外再保险人的方式,进入中国保险市场。按照国外代出单的“行情”,国内公司通常能得到5%的出单费。记者了解到,正在起草的《再保险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将对此进行界定,并严禁保险公司从事代出单业务。
《规定》还强调,接受中国市场再保险业务的境外公司,必须是国际信用评级BBB以上的公司;而且,信用评级在BBB以上、A以下的境外公司,还须提供信用证保证或资产担保。
问题:在垄断走向竞争的过程中,中国再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是什么?
阅读材料题答案:
在垄断结束后的竞争中,中国再如欲取得主动,必须解决现存的两个问题:“消化不良”的法定分保和分保率过低的商业分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