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五条精品游览线之茅岩河、茅岩湖、九天洞

发布时间:2010-01-20 共6页



(覃后城)朋友们,请往左看,那儿有一片村落的地方,叫覃后城,相传元代末年,覃后响应徐寿辉、陈友谅起义之前,曾从战略高度上作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建立了十分完备的防御体系,先后在慈利永定渡、茅岩河等要塞建立军事据点,后人叫它“覃后城”。同时若干关口以对付强敌。靠茅岗司这边,就有茅寨子关、茅头关、黑松关、温塘关。这座城堡因为是用黄土构筑,故又叫黄土城。当年朱元璋派杨景、周德兴从水陆进攻茅岗司与黄土城土军血战十来天,才将土城摧毁。

  下面由我为大家学唱两首土家山歌助兴,好不好,我先念一段歌词,再唱:

  男:隔河看见姐穿青,姐是花儿爱死人。
    有心恋姐难开口,丢个岩头试水深。

  女:对门山上猫喊春,一阵慢来一阵紧。
    哥要真心喜欢我,哪怕山高水又深。

  下面,我给大家再唱几首排工情歌:
    哪有滩头水不陡,月亮出来亮堂堂;
    哪有芝麻不出油,紫竹烟竿靠门枋; 
    哪有山中鸟不叫,有心跟哥不怕寡;
    哪有排佬不风流,一世不烧回头香。
    哪有阳雀不叫春?铁匠打铁铁打铁,
    哪棵葡萄不牵滕?风吹荷叶叶搭叶;
    哪只蜜蜂不采蜜?哥妹放排排头坐,
    哪个妹妹不恋情?排水相依离不得。
    一条木排顺水流,哥情愿来妹情愿,
    一个排佬坐排头;不怕旁人生恶言;
    我想坐排随他去,恶言好比河里浪,
    只怕排佬不点头,把紧竹篙稳下滩。
    好女莫嫁放排佬,哥撑排头妹撑尾,
    十个放排九个漂,小小木排水上漂;
    活着点灯活守寡,哥妹撑排河中走,
    死后灯灭守白头,哪怕浪头万丈高!

  朋友们,今天的漂流就要结束了,感谢大家的密切配合。俗话说:同船共渡,五百年修就。我们同舟共济,空峡谷,过险滩,漂流几十公里,可以说是千年修就的缘份。愿茅岩河的美丽风光永远留在您的心中,愿“与浪共舞,有惊无险”的茅岩河漂流给您留下终生难忘的回忆。

茅岩湖

  今天我很高兴陪同大家到茅岩湖作平湖游。茅岩离张家界市区42公里,属茅岩河的上段。随着渔潭电站的兴建,大坝落闸蓄水,昔日狂荡不羁的茅岩河上游一夜之间成了水乡泽国,景区也一分为二,下段仍然漂流,上段就成了现在的茅岩湖。

  茅岩湖以电站大坝为起点,上至桑植县境内的苦竹镇,20公里湖而景区的数理化。青山碧水、高峡危崖、溶洞古寨、土家风情、民间传说,把茅岩湖装点得瑰丽多姿、楚楚动人。湖两岸的绝壁多呈90度,而曲折蜿蜒的水道以及一条条延伸于大山深处的溪谷湍流,使茅岩湖更加原始古野,有如一部大书的一个个情节,环环扣人,令人陶醉。

(渔潭电站)这是茅岩湖平湖游的第一站。渔潭电站由葛州坝第六工程公司施工承建,1991年开工,1997年全面竣工,共投资4亿多元。电站坝高56.5米,空腹重力坝型,库容蓄水1.29亿立方米,4台机组装机容量7万千瓦,年了电量2.9亿度。是目前澧水干流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电站。
  修建渔潭电站,主要目的是调节澧水下游的水量减轻洞庭湖压力,抑制水患;同时,大坝蓄水形成的高峡平湖为我们提供了一处难得的旅游景观。接下来接大家乘坐游船快艇饱览茅岩湖的秀丽风光,然后去领略地下迷宫九天洞的博大神奇。

(回龙岗)前面这个长满古树的山包叫回龙岗,因地形蜿蜒如龙体而得名。回龙岗三面临水,一面靠山,面积约100亩,岛上密密匝匝长着1000多株苦槠树和枫树,其中有300多株千年古木,郁郁葱葱,浓荫盖地。

(土司城遗址)大家朝右前方那一片水面看,那里是茅岗土司城遗址。茅岗接壤桑植,连通永顺,以水上交通而言,堪称古大庸的西大门。自元至清,茅岗一直为覃氏土司世袭之地。茅岗土司城临澧水而建,木楼吊脚,街巷纵横,商号货店,客栈餐馆处处可见,一派繁华景象,茅岗土司全盛时期,这里有三街六巷,还建有七进皇堂、寺庙道观等,史书记载说:“商船贾艘,往来络绎,几与大都市等。”

  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茅岗城西茅岩古寨一带发生山体滑坡,阻塞澧水,中断交通108年之久,从此茅岗土司城渐渐萧条,市民商人大部外迁。至清末明初,土司城衰败,如今又因大坝蓄水,古城和它的那部长长的土司史便长埋在一片汪洋之中。

(茅岗土家族)茅岩湖一带是土家族世代居住和繁衍生息的地方,茅岗覃氏土司世袭20余代,统治这里达600年,其中覃后是历代茅岗土司中最受土家人敬仰的英雄,景区内许多地名、景点都是以覃后命名的。在我们乘船将要向茅岩湖纵深作观光旅游之前,我要向各位简单介绍一下有关茅山冈土家族,茅岗土司以及覃后王的基本情况,以加深你对本地土家族的了解。

  土家族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与古代巴人有直接渊源关系。周武王灭商后封其亲族姬姓于巴地叫巴子国,川东鄂西属巴子国封地。春秋战国时期,巴人曾与强楚抗衡,范围扩大到武陵地区和清江流域。公元223年,秦灭楚,大部分地区的巴人成为秦的编民,巴人急剧衰落,有的被迫迁徙,只有定居在湘鄂川黔边境武陵山腹地的巴人比较稳定地繁衍生息,绵延至今。后来巴人后裔自鄂西清江流域东移,定居澧水流域,并以田、覃、向、彭四大姓氏较为兴盛。土家作为族称的出现,与汉人迁入其地直接相关。宋以后,特别是清“改土归流”以后,汉人大量迁入巴人世居之地,为有别于新进入的外族人才有“土家”“客家”之分,而官方对土家先民的称呼叫蛋蛮、天门蛋蛮、南蛮、武陵蛮、荆州蛮、五溪蛮、土人蛮、土丁、土军等,“土家”是土民汉语的自称,土家便由此而来。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