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0274
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社会政策与法规》是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考试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自学考试者学习和掌握社会政策与法规领域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社会政策与法规是社会工作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政策与法规既是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也是社会转型和变革的进程中,适合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重要工作,也是社会的基本工作之一。社会政策与法规是有关社会工作与管理、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制定程序、颁布和实施研究的一门现代社会科学。它既有极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力求对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形形色色的社会或文化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做出解释,对于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领域的各种工作和管理内容进行总结、指导和规范。学习并在实际社会工作与管理中运用社会政策与法规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有利于提高社会工作与管理者的理论意识、工作方法和管理水平,并且结合社会工作与管理、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好地进行工作,有利于社会的整体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设置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系统掌握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系统了解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基本方法。对在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的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处理、归纳、综合,培养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做好社会工作与管理、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获取必要的知识本领,并为以后进一步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重点是:社会政策概念与要素;社会政策制定、颁布与实施;社会政策发展规划与战略;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颁布与实施的国家机构;社会治安政策与法规;社会管理与控制;婚姻家庭政策与法规;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社会传播政策与法规;人口政策与法规;环境政策与法规。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较强的社会学专业课程。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社会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能够以社会学基本理论和知识为指导,加深对社会政策与法规内容的理解。在社会工作与管理的各门专业课程中,以《社区服务》、《社会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心理学》、《社会问题》等课程与《社会政策与法规》课程关系比较密切。
II、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社会政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要了解社会政策的基本原理,社会政策的基本特征,社会发展的概念和内容;掌握社会政策的社会目标和任务,社会政策制定、颁布与实施,社会政策目标与任务实现的手段,社会发展规划;认识社会政策的类型,社会政策的社会功能,社会政策与法律的关系,道德、风俗习惯与乡规民约和政策法规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社会政策
(一)社会政策的基本原理
1、社会政策的概念
2、社会政策的实施途径
3、社会政策的渊源
(二)社会政策的基本特征
1、社会政策的发展性
2、社会政策的稳定性
3、社会政策的指导性
4、社会政策的前瞻性
5、社会政策的规范性
(三)社会政策的社会目标任务
1、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2、促进社会向前发展
3、社会政策的指导性
4、提供社会平等机会
5、享受权利义务
6、调整社会关系与结构
(四)社会政策的类型
1、社会发展政策
2、社会治安政策
3、社会人口政策
4、社会环境政策
5、社会传播政策
6、社会管理与控制政策
7、社会保障政策
8、社会婚姻家庭政策
(五)社会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1、社会政策指导法律制定
2、社会政策奠定法律基础
3、法律服务社会政策
4、法律实现社会政策
第二节 社会政策制定、颁布与实施
(一)社会政策的制定
1、明确而清晰的思路
2、组织政策制定机构
3、决策咨询与征求意见
4、形成社会规范
(二)社会政策的社会功能
1、维护社会稳定
2、调整社会关系
3、促进社会发展
4、保障公众利益
(三)社会政策目标与任务实现的手段
1、社会发展规划
2、社会法律法规
3、社会道德、风俗习惯和乡规民约
第三节 社会发展规划与战略
(一)社会发展
1、社会发展的概念
2、社会发展的内容
(二)、社会发展规划
1、社会发展规划的概念
2、社会发展规划的类型
3、社会发展规划内容
(三)社会发展规划的特征
1、稳定性
2、指导性
3、变化性
4、计划性
5、全面性
(四)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1、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
2、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