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18 共1页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章,认识特殊儿童以及知道他们的特殊需要,理解特殊教育并分析现在特殊教育的趋势,理解学习障碍并认识作为教师怎样去帮助有学习障碍的儿童。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第一节 特殊需要与特殊教育
识记:特殊儿童;特殊教育;
理解:特殊教育的趋势是什么;在安排特殊教育的环境时,可以考虑的形式是哪几种;
第二节 特殊需要儿童
识记:学习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阅读障碍;感官障碍;自闭症;
理解:学习障碍的类别;学习障碍儿童的特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阅读障碍的类型及测量;感官障碍的类型;自闭症的特征及对自闭症学生的教育;
应用:如何对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如何对阅读障碍儿童的教育;
第七部分 学习与环境
第十四章 学习与社会文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章,认识学习是一个文化的适应过程,理解社会群体互动与学习的交互过程中,认识各种媒体对学习的影响以及合作与竞争对我们学习的影响。分析不同文化的学习者在分类、注意和知觉上所存在的差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第一节 学习与文化适应
识记:
理解:学习为什么是一个文化适应过程;学徒是如何进行学习的;
应用:各种媒体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影响;
第二节 社会群体互动与学习
识记:群体认知分布;交易式记忆;
理解:合作与竞争如何影响学习;竞争对学习的积极意义;交易式记忆对学习的意义;
第三节 文化差异与学习
理解:言语对思维有什么影响;
应用:不同文化的学习者在分类、注意和知觉上有什么差异;
第十五章 学习与媒体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章,认识多媒体,分析多媒体对学习的影响,从而深入剖析多媒体的认知机制。理解在学习过程中,网络对学习的影响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第一节 学习与多媒体
识记:多媒体;
理解:多媒体的特点;多媒体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影响;
应用: 多媒体的认知机制是什么,研究者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第二节 学习与网络
理解:网络是如何影响学习的;
第三部分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落实,现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为了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节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3个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3个能力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1)识记:要求考生知道本课程中的名词、概念、原理、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或识别。
(2)理解: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3)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般的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
二、关于自学教材与自考大纲
1、指定教材:《学习心理学》,刘儒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自考大纲:《学习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制定。
3、教材与考试大纲的关系
刘儒德主编的《学习心理学》是本课程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提供了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学习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本课程的考核内容,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凡指定的考试用书和参考书内容与本大纲有出入的,应以本大纲为准。
4、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题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和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各章的基本要求中也指明了各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共5学分。考生在自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开始阅读教材前,先仔细阅读考试大纲的有关章节,以提高自学的目的性和效率。
(2).学习心理学课程内容丰富,知识涉及面广,各章均有自己的特点,相互之间的联系也较少,自学时应特别注意按照各个章节的具体要求有重点的学习和掌握
(3).自学应考者在使用本大纲的过程中,除了应认真学习指定的必读书外,还应结合有关的参考书目和案例来学习。
5、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认真研读指定的自学教材。同时在教学和辅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本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指定的自学教材为基础进行辅导。
2.注意指导考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同时结合案例对课程内容加以领会和消化。注意引导考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
3.辅导学生深入理解复习题,并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内容有全面地了解和把握。
4.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应有所侧重,尤其要注意大纲中对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提示。
6、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题量以中等水平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度。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2).本大纲对教材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都属于考试范围,应以此来确定命题的内容、能力层次和重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3).命题根据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考核目标不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理解占40%,应用占40%。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4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请考生注意切勿将二者混淆。
(6).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筒答题、论述题等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