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23 共3页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历史观基本问题是( )
A.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C.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法国唯物主义
D.英国唯物主义
3.我国宋朝的朱熹提出“理在事先”,这种观点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不可知论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庸俗进化论观点
5.空间是( )
A.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B.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C.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D.物质运动的顺序性
6.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人脑与意识关系的是( )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D.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7.人们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
A.参加社会实践
B.掌握科学理论
C.依靠广大群众
D.认识客观规律
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位置的改变
B.事物数量的增减
C.事物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辩证否定的观点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C.量度和质变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 )
A.事物发展经过一次辩证否定后表现出来的
B.事物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C.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后表现出来的
D.事物发展经过两次否定表现出来的
11.2005年10月11—17日,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显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振奋了全国人民振兴中华的斗志。从因果关系上看,这属于( )
A.一果多因
B.同果异因
C.一因多果
D.同因异果
12.真象和假象区别的表现是( )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象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
C.真象是内在的、稳定的,假象是外在的、多变的
D.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征,在于它坚持(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观点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
D.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观点
14.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次飞跃的是( )
A.从感觉到知觉
B.从判断到推理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5.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永恒性
D.真理具有相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