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发布时间:2016-08-23 共3页

16.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 )
A.已被证明的理论相符合 
B.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
C.大多数人的意见相符合 
D.原有的书本知识相符合

17.生产方式包括( )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个方面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18.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 )
A.草木繁茂的热带 
B.土地肥沃的平原
C.气候适中的温带 
D.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9.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的是( )
A.生产资料 
B.生产方式
C.生产力 
D.生产关系

20.下列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中,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
A.自然科学 
B.逻辑学
C.语言学 
D.宗教观点

21.国家有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两种职能。下列各项属于国家的政治职能的是( )
A.组织领导社会生产活动 
B.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
C.建设和管理各项公共设施 
D.调整各种社会矛盾

22.下列各项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系列的是( )
A.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B.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C.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D.蒙昧社会、野蛮社会、文明社会

23.“每一代人在社会上开始生活时,所遇到的都是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是一种( )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C.历史宿命论观点 
D.机械决定论观点

2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个人与集体、集体与国家之间的矛盾
C.政治与经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5.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是( )
A.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它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C.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它是一切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6.社会改革是( )
A.改变社会经济制度 
B.改变社会政治制度
C.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 
D.改变人的思想观念

2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交往是( )
A.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B.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方式
C.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 
D.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相互作用形式

28.社会进步最根本的标准是( )
A.社会秩序的稳定 
B.民主程度的提高
C.生产力的发展 
D.社会风尚的改善

29.在对社会历史的说明上,资产阶级人性论最根本的缺陷是从( )
A.人的政治地位出发 
B.人的思想观念出发
C.抽象的人出发 
D.现实的人出发

30.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关键是( )
A.处理好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B.处理好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C.处理好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D.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