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23 共5页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法国启蒙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
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进化论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5.人工智能出现和发展的哲学意义在于( )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证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否定了电脑与人脑的本质区别
D.证明了电脑在整体上超过人脑
6.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 )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运动变化
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属于( )
A.高级和低级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简单和复杂的关系
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即只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9.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它( )
A.是不是在新时代产生的 B.是不是具有新的特点
C.是不是得到多数人的承认 D.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10.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的是( )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