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发布时间:2016-08-23 共4页


14. 马克思主义提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这说明(     )
  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D.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15.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客体是(     )
  A. 观念本身                      B. 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C. 自然界的存在物                D. 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16. 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     )
  A. 指出人们可以通过感觉反映世界       B. 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C. 指出事物的本质和现象是同一的       D. 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7. 真理就是(     )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 对人们有用的理论
  C.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D. 为大多数人普遍同意的意见
18.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承认不承认(     )
  A. 个人的历史作用                B. 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人的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9. 对森林的乱砍乱伐使大量耕地沙化,这说明(     )
  A. 物质生产活动有天然的破坏作用
  B. 地理环境决定人们的命运
  C. 应尽量缩小物质资料生产的规模
  D. 破坏了生态平衡,人类必然受自然规律的惩罚
20. 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
  A. 劳动对象                      B. 劳动资料
  C. 劳动者                        D. 生产管理
21. 社会形态是(     )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统一
  C. 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2. 区分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志是(     )
  A. 生产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      B. 产品的分配形式
  C.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2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 生产力具有自我增值能力的原理    D. 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24. 国家属于(     )
  A. 经济基础                    B. 上层建筑
  C. 生产关系                    D. 意识形态
25. 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是(     )
  A. 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的结果
  B. 产品分配不均的结果
  C. 在生产中出现了指挥者和执行者的结果
  D. 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结果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