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辅导:用人单位自身怎样进行安全评价?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3页


  用人单位自身安全评价范围应包括用人单位全部生产经营活动。 
  一、安全评价的基本步骤 
    1.划分作业活动。 
    编制一份作业活动表,其内容包括场所、设备、人员和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 
    2.辩识危害。 
    辩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主要危害。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是如何受到伤害的; 
    3.确定风险。 
    对与各项危害有关的风险做出评价。在评价时,还应考虑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失效所造成的后果; 
    4.风险分级。 
    根据风险大小进行分级,为建立最优化的安全预防措施计划提供决策依据; 
    5.制定安全预防措施计划。 
    编制计划和措施以处理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问题。并保持现行控制措施适当和有效; 
    6.定期或不定期更新评价。 
    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定期重新评价风险。当条件变化造成评价结果受到显著影响时(例如工艺改变或增加新设备等),则应对相应作业活动进行重新评价。 
    二、安全评价工作过程 
    1. 成立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小组 
    安全评价活动参加人员应为全体员工,不能只限于安全管理人员。只有全体员工都知道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才能落到实处。为做好安全评价工作,企业应成立工作小组,组织本单位、本部门做好此项工作。 
    (1)公司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小组 
    组长:最好由安监部负责危害辨识、风险评价的人员担任。 
    组员:应包括各主要部门(车间)负责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等管理或技术人员;另外还应有公司总部内设备、工艺、控制、消防保卫等部门的有关管理或技术人员参加。 
    (2)部门(车间)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小组 
    组长:由各部门(车间)负责安全工作的人员担任。 
    组员:应包括各部门(车间)负责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等的有关人员以及熟悉生产工艺的现场操作工。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