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住房的成本控制应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
一、建设用地的征地和拆迁补偿费、安置费的控制
该项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建设项目的选址。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
地的选址,首先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还要考虑到地理位置、交
通状况及环境因素等。从造价控制的角度考虑,经济适用住房的建
设用地不能有太多的地上建筑物和构筑物,一般应选择生地。
市政配套条件也是影响造价的一个重要因素,若用地距城市的
水、电、供热、煤气等主管线较远,无疑会增加小区基础设施建设
的费用。
二、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的控制
该项目可分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工程服务性收费两部分。应依
靠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把经济适用房的收费
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上。
勘探、设计、监理等工程任务的发包,必须按照新的招投标法
的规定,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承包单位。目前建设行业普遍存在任
务不足的问题,投标竞争十分激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
市场条件,在有关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压低承包价。
三通一平工程费用,也是前期工程费控制的重点。土、石方工
程一般工期较短,也没有复杂严格的质量要求,可以采用市场价格,
实行总价招标。
施工用水、用电线路的敷设,一定要兼顾小区建成后生活用水、
用电的需要,切忌重复建设,增加成本。
三、建安工程费的控制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建安工程费控制的关键。规划设计要依
据小区的基本功能和要求,合理地安排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管线、
道路、绿地的布局。竖向设计要因地制宜,依山就势,避免大填大
挖,增加土石方和基础工程费用。
住宅的平面布置,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缩小外墙周长系数
(外墙周长与建筑面积之比)和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与建筑面
积之比)。在满足住宅的基本功能,保证居住质量的前提下,加大住
宅的进深,对降低造价有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