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理论的基本原理复习指导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2页

(二)组织设计 
1.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1)权力层次性原则 
权力层次性原则是根据组织的三个层次自上而下,权力由到小。即决策层的权力最, 执行层每个部门经理的权力变小,但所有部门经理的权力总和与决策层的权力相等;操作层每个班组长的权力最小,但所有班组长的权力总和与执行层的权力总和相等,也与决策层的权力相等。 
(2)权力分散与守恒原则 
权力分散是权力在层次性原则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分配下去,即决策层的权力分配给执行 层各部门,而执行层各部门又将其权力分配给各自的下属班组;权力的守恒是指组织中三个层次的权力总和是相等的。 
(3)责任不可下推原则 
责任不可下推原则是指管理组织中每个层次的各部门必须承担本部门及所属下级部门的一切责任,不可推卸,向上负责。责任不可下推原则是管理伦理原则,它是加强管理组织凝聚力和有效完成组织目标的重要保证。 
(4)统一指挥原则 
统一指挥原则是指在一个管理组织中,命令由决策层发布到执行层各部门,再通过执行层各部门传递至操作层各班组,命令一旦发出,就要贯彻到底,统一行动。 
在一个管理组织中,一个下级部门可能接受到关于某行动的某个命令,这时要以直接上级部门的命令为主,以其他上级部门的命令为辅,不能产生命令的矛盾。统一指挥原则使管理组织能够保证行动统一和有效实现组织目标。 
(5)职能分工原则 
职能分工原则是指在一个管理组织中各管理职能必须实行专业分工,以提高各管理职能 的强度和工作效率,保证管理组织的功能完备,协调运行。 
在一个管理组织中,管理职能是通过专业化实现的,只有专业化才能提高各职能的强度和工作效率。 
(6)专业与权力结合原则 
专业与权力结合原则是指管理组织中每个职能部门都是由专业与权力的结合组成的,有权力而欠专业会使管理职能的强度弱化,有专业而欠权力则使管理职能难以有效运行。 
在管理组织中,每个职能部门都是一个权力结点,组织内部的命令通过各职能结点发布、传递和执行;同时,每个职能部门又是一个专业部门,组织内部不同专业的命令由各专业部门发布、传递和执行,不同专业的事务由各专业部门来处理。 
(7)最佳跨度原则 
最佳跨度是指管理组织中一个职能部门最合理的能够管理与控制的下一级部门以及部门之间关系的数目。跨度过,则下级部门难以控制,管理效率下降;跨度过小,下级部门易于控制,管理资源浪费。 
根据管理组织的最佳跨度原则设计管理组织是建立管理组织的基本方法。 
(8)劳动专门化与合作原则 
劳动专门化与合作原则是指在管理组织的操作层各班组及其管理的生产活动中,要求工作人员的操作专门化及其在专门化状态下的生产合作。 
管理组织的操作层是完成组织目标的基础和前线。现代企业及生产技术已经在设备及其操作方法上实现了高度的技术专门化、程序化和标准化,因此要求工作人员也必须在操作技能上专门化,必须在专门化的条件下不断提高操作技能。 
(9)组织优化原则 
组织优化原则是指在保证完成组织目标的前提下,在管理组织的结构、各层次的职能分 工、权力和专业的结合、操作层的专门化以及各部门的管理跨度等方面实现最优和组织运行费用最低。 
低成本、高效率是评价管理组织是否优化的基本指标。由于管理具有高层次和多功能的结构特征,因此必须对每个层次和每个职能部门评价其最优性。对操作层,评价其在保证完成组织目标前提下的班组设置、生产活动的专门化及其合作协调运行的最优性;对执行层,评价其在操作层给定前提下的职能及部门设置、各职能部门的专业与权力的结合状况以及各职能部门关系的最优性;对决策层,评价其在执行层给定的前提下机构的专业分工、权力层次以及决策机构各决策人员职能%%关系的最优性。 
组织优化原则是现代组织设计的基本准则。 
(10)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是指管理组织的结构、职能、专业分工、权力、跨度、生产专门化及其合作关系可以根据组织目标的变化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适时合理调整,使得组织在目标及环境因素变动下保持适应和运行的状态最优。 
在运行中的管理组织,根据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变化经常会修订目标计划,在跟踪和保证完成变动了的目标计划的前提下,组织内部必然需要调整;要素市场的变化、经济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影响管理组织的运行,进而影响其目标的实现。因此,管理组织必须能够随时进行内部调整,使其在环境随机变化条件下最限度地保证最终目标的完成。 
适应性原则也称作组织柔性原则,是现代组织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