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4 共9页
4.4.2.3 主要厂房和生产装置建设方案设计要求
1.选择工业厂房建筑的层数、层高、平面布置、柱网,充分利用厂房的体积和面积,计算技术经济指标;
2.初步研究主要厂房、生产装置、大型或关键塔、罐、工业窑炉等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结构形式、特殊要求及水、电、气、照明、通讯、空调、电梯、消防等的配套。
4.5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4.5.1 概念和定义
「产品方案」是指拟建项目的主导产品、辅助产品或副产品及其生产能力的组合方案,包括产品品种、处理、规格、质量标准、工艺技术、材质、性能、用途、价格、内外销比例等。
「产品组合」是指项目的各种不同产品的划分及其比例,包括产品的种类、品种的结构和相互之间的数量关系。
扩大产品组合的广度可以分散项目投资的风险,利用项目的潜力;增加产品组合的深度可以使产品占有更多的细分市场;加强产品组合的关联性可以提高企业声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产品方案的确定以产品组合为基础。
「建设规模」是指项目设定的正常生产运营年份可能达到的生产或服务能力。
4.5.2 产品方案
4.5.2.1 产品组合的5种类型
1.全线全面型 力求某一产品线的产品品种覆盖整个细分市场,按整体市场对不同种类产品的需求增减产品线的数量,对产品线之间的关联性没有严格限制;
2.市场专业型 以专业市场的不同需求为引线确定产品线的设置,不强调其关联性;
3.产品线专业型 项目只生产属于同一类型的不同品种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4.有限产品线专业型 项目只生产某一产品线中一个或少数几个品种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5.特殊产品专业型 根据用户或消费者的特殊需要而专门生产的特殊产品。
4.5.2.2 确定产品组合的八项原则
1.符合产业政策;
2.针对市场需求;
3.专业化协作;
4.资源综合利用;
5.符合环保要求;
6.考虑原材料、燃料供应;
7.适应技术设备条件;
8.满足生产存储条件。
4.5.3 建设规模
4.5.3.1确定建设规模的九种因素
1.市场需求,(产品的市场需求变化快、品种规格多时,应选中、小规模;产品适应性强、品种规格变化小时,应选大、中规模)
2.自然资源、原材料、能源供应及其他外部建设条件;
3.生产技术设备的先进性及其来源;
4.资金的可供应量;
5.环境容量;
6.国家或行业制定的生产经济规模标准;
7.社会因素和政策法规;
8.行业因素;
9.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
4.5.3.2 建设规模的合理性分析
1.产业政策和行业特点的符合性 (合理性的首要因素)
除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还应充分考虑行业特点。(不同行业的项目有不同的考虑因素:①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应考虑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要求和资源可采储量、赋存条件等;②水利水电项目,应考虑水资源量、可开发利用量、地质条件、建设条件、库区生态影响、占用土地及移民安置条件等;③铁、公路项目,应以拟建项目影响区域内一定时期运输量的需求预测为基础,在确定线路等级、线路长度和运输能力应考虑项目在综合运输系统和本运输系统中的作用)
2.收益的合理性
①适当的经营规模可节约费用,提高竞争力,得到经济效益。
②应选择能实现规模效益递增的经济规模。
③理论上应追求最优经济规模;但受现实中各种因素制约,一般是寻求合理的经济规模。
3.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包括
①资源利用的可靠性;
②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③资源利用的经济性。
4.外部条件的适应性与匹配性包括
①项目的建设规模应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②投入物供应应满足建设规模的要求并稳定可靠、价格合理;
③其他外部条件应与建设规模相适应和匹配。
5.技术改造项目的特殊问题应考虑建设规模是否与现有装置有效结合和匹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