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4 共9页
4.5.3.3 比选建设规模在多方案比较后
①初可研阶段,应提出项目建设(生产)规模的倾向意见;
②可研阶段,应进一步研究建设规模问题,验证推荐方案的合理性,并在可研报告中列出多方案比较的资料。
4.6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设计
4.6.1生产工艺技术方案设计的内容
1. 生产工艺的选择包括:
①搜集相关资料;
②分析生产工艺发展趋势;
③项目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的适应性;
④生产工艺的可得性;
⑤拟采用的生产工艺是否符合节能和清洁生产要求。
通过综合利用,力求物耗、能耗低、废弃物少,资源综合利用率高。
2.生产流程的选择包括:
①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
②各工序间是否合理衔接、通畅、简捷;
③物料消耗定额;
④工艺参数是否安排合理。
3.主要生产装置和设备的选择包括:
①比选各设备方案对建设规模的满足程度,对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要求的保证程度;
②设备使用寿命;
③物料消耗指标;
④操作要求;
⑤备品备件保证程度;
⑥安装试车技术服务;
⑦所需的设备投资;
选择与生产工艺相匹配,满足生产能力要求的最高效能的设备。
4.研究工艺参数和进行物料衡算
①工艺参数应具有先进性、可实行性;
②质量守恒定律是物料衡算的基础;
③可研阶段需要对每个生产过程的物料量进行初步衡算,初步设计阶段进行详细物料衡算。
5.开展能量衡算,提出公用工程用量
①公用工程用量计算是将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水、汽、电、热、压缩空气、真空等用量,通过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的方法计算出来;
②能量守恒定律是能量衡算的基础;
③公用工程的耗用量是评价项目建设方案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之一,也是各公用工程专业进行建设方案设计的依据,一般在进行物料衡算和主要工艺设备计算之后进行。
4.6.2 主要设备选型的原则、要求、约束条件和深度
4.6.2.1主要设备选型的原则技术先进、可靠和经济合理。
4.6.2.2主要设备选型的要求
1.与项目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及工艺技术方案相适应,获得最大出力;
2.适应产品品种和质量的要求;
3.提高连续化、大型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4.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满足环保要求;
5.符合政府或专门机构的技术标准要求;
6.在保证机械功能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
7.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之间要配套。
4.6.2.3主要设备选型的约束条件
1.基础设施条件约束;
2.投资和外汇约束;
3.人才限制;
4.设备维修条件和设施的约束;
5.引进设备同国产配套设备的适应及衔接;
6.有关政策约束。
4.6.2.4主要设备选型的工作深度
1.提出所需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数量;
2.对国、内外制造商调查和初步询价,提出设备来源和设备费方案;
3.拟引进国外设备时,应提出设备供应方式;
4.选用超大、超重、超高设备,应提出相应的运输和安装技术措施方案;
5.利用和改造原有设备的,应提出改造方案,并分析改造效果;
6.经设备比选后,提出推荐方案,并编制主要设备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