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4 共3页
第八章 国民经济评价
第一节、国民经济评价概述:
一、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和作用
(一)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是在合理配置资源的前提下,从国家经济整体利益的角度,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评价的贡献,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率、效果和对社会的影响,评价项目在宏观经济上的合理性。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合理配置资源,采用的评价工具是影子价格、影子汇率、社会折现率等国民经济评价参数。
(二)评价的作用:
(1)是项目决策的依据。
(2)可以对项目进行优化。
(3)对于一些国计民生急需的项目,若国民经济评价合理,而财务评价不可行,要重新考虑方案。
(4)有效觉察盲目建设、重复投资,实现企业、地区、社会与国家整体利益有机地结合和平衡。
(5)限制和制止对国民经济贡献不大的项目。一般来说,国民经济评价不能通过的项目要预以否定。
二、国民经济评价的基本原理
国民经济评价采用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方法。追求以最小投入(费用)获取最大产出(利润),国时采用“有无对比”方法识别项目的费用和效益,利用影子价格来估算各项费用和效益,采用现金流量分析法,并使用报表分析,必须遵循费用和效益的计算范围对应一致的原则,通常采用这样一种办法:在衡量一项效益是否是应计入本项目的外部收益时,分析这种收益是否还需要本项目以外其它的投入。
对于效果难于或不能货币化,或货币化的效果不是项目目标的主体时,应采用费用效果分析方法进行国民经济评价。费用效果分析方法还可以应用于财务现金流量,这时主要用于项目各个环节的方案比选。
进行国民经济评价的项目具有下列特征:
(1)项目的产出物不具有市场价格。
(2)市场价格虽然存在,但无法确切地反映投入物和产出物的边际社会效益和成本,因而在竞争性市场止提供这些服务得到的收益将无法充分地反映这些供给所产生的社会净效益。
三、国民经济评价的范围
对于关系公共利益、国家安全,使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以及财务价格扭曲,不能真实反映项目产出的经济价值,财务成本不能包含项目对资源的全部消耗,财务效益不能包含项目产出的全部经济效果的项目,需要进行国民经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