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4 共9页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性任务,但推进工业化的重点必须实现根本性转变,要从量的扩张为主,向质的提高和结构优化升级转变。
(一)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
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集成电路、软件和新型元器件
培育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
推进航空航天产业:新支线飞机、大型飞机、直升机和先进发动机、机载设备
发展新材料产业: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环保材料等“十一五”时期我国安排的高技术产业工程重大专项是:
(1)集成电路和软件
(2)新一代网络。建设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覆盖全国的数字电视网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示范网。
(3)先进计算。
(4)生物医药。
(5)民用飞机。
(6)卫星应用。
(7)新材料。
(二)振兴装备制造业
振兴重大技术装备:突破核心技术,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
提升汽车工业水平: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发动机、汽车电子、关键总成和零部件
壮大船舶工业实力: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环渤海、长江口、珠江口造船基地“十一五”时期我国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是:
(1)大型高效清洁发电装备。
(2)超高压输变电设备。
(3)大型乙烯成套设备。
(4)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
(5)大型冶金设备。
(6)煤矿综合采掘设备。
(7)大型船舶装备。
(8)轨道交通装备。
(9)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