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4 共9页
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
公共服务以外的领域,要按照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加快产业化改组。营利性事业单位要改制为企业,并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继续推进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采取积极的财税、土地、价格等政策,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的发展。
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推进服务业标准化。
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纲要》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体现了以人为本谋发展的理念,明确了缩小地区差距的导向,主要不是缩小地区间经济总量的差距,而是要缩小地区间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的差距。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
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推进西部大开发
1. 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2. 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实行重点开发。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出境、跨区铁路和西煤东运新通道,建成“五纵七横”西部路段和八条省际公路,建设电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工程。
4. 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推进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加强植被保护,加大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力度,加强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
5. 支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清洁能源、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及其他有优势的产业。
6.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推进人才开发和科技创新。
7.建设和完善边境口岸设施,加强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边境贸易。
8.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