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4 共4页
5.赤字财政政策
(1)现实中,许多国家都运用赤字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财政赤字就是政府收入小于支出。
(2)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财政政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这就因为:第一,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府的财政赤字是国家欠公众的债务,也就是自己欠自己的债务。第二,政府的政权是稳定的,这就保证了债务的偿还是有保证的,不会引起信用危机。第三,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公债哲学”。
(3)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是通过发行债券来进行的。债券卖给不同的人就有了不同的筹资方法。如果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称为货币筹资。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政府不必还本付息,从而减轻了政府的债务负担。但缺点是会增加货币供给量引起通货膨胀。如果把债券买给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人,称为债务筹资。这种筹资方法相当于向公众借钱,不会增加货币量,也不会直接引发通货膨胀,但政府必须还本付息,这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6.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
(1)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是要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就是: 货币量一→利率一→总需求在这种货币政策中,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利率的变动通过货币量调节来实现,所以调节货币量是手段。调节利率的目的是要调节总需求,所以总需求变动是政策的最终目标。
(2)货币政策的运用。
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中央银行要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
在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等等。这些政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
在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等。这些政策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总需求。
(3)注意:再复习一下货币供给理论。
7.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1)它不属于需求管理。
(2)其理论基础是现代货币数量论,即认为影响国内生产总值与价格水平的不是利率而是货币量。
(3)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不应该是一项刺激总需求的政策,而应该作为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失调的根源的政策,为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并抵消其他因素所引起的波动。因此,货币政策不应该是多变的,应该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中心,即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量,这也被称为“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可以制止通货膨胀,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