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面试中的体态语言艺术

发布时间:2016-08-25 共7页

 

  (6)正确而自然的坐姿。坐的姿势,尤其身处特殊的场合时,必须尽量坐深一点,双脚对齐脚跟分开,双膝保持10~13cm的距离(男性),脚尖视各人体格适度地打开。上身只要保持腰部挺直即可。不必刻意挺胸、抬肩。双手置于腿上,五指伸直轻轻并拢。头必须垂直、收缩下腭,不要朝向左右任何一边,嘴巴闭起,眼睛注视正前方。

  (7)起立的动作。起立时的动作,最重要的是稳重、安静、自然,绝不能发出声音,要保持宁静。坐椅子通常由左边进入座位,起立时亦由左边退出。坐椅子时,除有上座的专门规定外,通常是由左边开始坐,站立时也要站在椅子的左边,注意,不能发出其他声音。

  (8)走路姿势。走路时,上身应保持正确的姿势,双手不要过分摆动,双膝不要太弯曲;脚不要过于分开,也不可用拖拉的方式走路,脚步声不要太重;不要东张西望,小心不要踩到或碰到东西,也不要任意跨越放置物。

  (9)开门与关门。进入面试场前,绝不能忘记敲门,不先敲门就进入,是最不礼貌的行为。敲门通常为连续二、三次,等门内有了回音,再推门进去。至于开门的方法,用靠近门的一只手握住门把,边打开门边进入房间,而后,转过身来,换另一只手将门轻轻关上。

  3正确运用体态语

  体态语虽然是一种无声语言,但它同有声语言一样也具有明确的含义和表达功能,有时连有声语言也达不到其效果,这就是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据专家研究,在人际交往中,有65%的信息是通过体态语交流的。

  不少单位在面试过程中,不仅要看应聘者的言谈表达,而且还很注重其举止行为,诸如举手投足、坐、立、行的姿态。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招收新雇员的做法可谓独具匠心,尤为典型。该公司招聘的最后一道程序是面试,但面试方法和内容与其他公司却不相同。面试房间很大,应试者需要走过长长一段距离才能来到主考官面前。而一排6个主考官拿着应试者的情况介绍表并不提任何问题,只是注视一分钟后即示意应试者出去,面试就结束了。应试者们都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觉得十分诧异,怎么没有提问题就结束了呢?其实,根本用不着提问题,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主考官从应试者进门伊始的走路姿态、神态以及在主考官前的坐姿、举止,到注视之下的表情、心理变化直到最终出门时的速度、动作,就可以完完全全断定出这个人的气质、性格、自信心、创造性,难道还需要再问什么问题吗?

  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若能正确运用体态语,有利于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给人以富有教养、风度翩翩的印象,并有助于交谈的顺利进行,因此,应聘者不仅要掌握有声语言的运用技巧,还应掌握无声语言——体态语的运用技巧。

  (1)手势语

  手势语是指通过手的动作表现出来的一种体态语,是典型的动作语。在多数情况下,手势语作为一种伴随语言,伴随有声语言而出现,使有声语言行为化或重点强调,或辅助口头表达。

  手势语的构成很复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如果从手的部位来分类,主要包括手指语、手掌语、握手语和挥手语。如果按性质、意义和作用来分类,主要包括情意性手势语、指示性手势语、象形性手势语和象征性手势语。

  在揭示人的内心活动方面,手势语极富表现力。如双手相绞,显得人精神十分紧张;十指交叉,叠放在一起,常给人一种漫不经心的感觉;若叠放的位置很高,则表示一种对抗的情绪;摇手表示反对,拍手表示喜悦,用食指指着别人表示质问等。手势语在交谈中使用频率很高,求职者要善于使用手势语。

  ①要明确各种手势语的含义。由于各地区、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差异,所以,有时相同的手势所表达的意思是不相同的,甚至大相径庭。如在我国跷起大拇指,是称赞对方,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这种手势表示想要搭车,而在希腊,急速地翘起大拇指,则是要对方快快“滚开”的侮辱语。因此,求职者运用手势语时,必须明确各区域各民族的各种手势所表示的意思,否则运用不当,造成误解、笑话和不必要的麻烦。

  ②要得体、协调。手势语毕竟是辅助语言、伴随语言,它不能喧宾夺主,代替有声语言。因此,手势语并非多多益善,要适量,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尽量简练。有些求职者对此注意不够,在谈话中往往采用过多的手势,比如边说话边挥舞,以示说话有力,并且有些动作幅度过大,姿势粗俗欠优雅。因此,手势语使用的频率、摆动的幅度以及手指的姿态等都要讲究,应和谐地配合有声语言传递信息。过多、过杂而不注意姿势的手势动作,则给人以张牙舞爪和缺乏修养之感。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