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25 共7页
站姿的要求是正直。方法是挺胸、收腹、略为收臀、平肩、直颈、两眼平视、精神饱满、面带微笑,这样给人一种自信的感觉。站立时,两手自然地垂直于身体两侧,不要两手叉腰,也不能双手插入口袋或把双手交握在背后,否则会给对方一种轻佻之感。还要注意站向,交谈时站立的方向应该是正面对着对方,以表示尊重。
行姿的要求是,轻而稳,胸要挺,头抬起,两眼平视,步频和步幅要适度,符合标准。如果是与对方考官或工作人员同行时,要注意速度,不能超前,只能平行或略微靠后,否则是失礼行为。
4微笑语
培根说得好:“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找100个人作为受试者,然后让他们分别来判断眼前出现的几个人的照片,说出对哪个人的印象最好,哪个人的品德与能力更强。这几个人的表情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面露凶相,咬牙切齿;有的人情绪平淡,面部表情冷漠;有的人面带微笑;有的人仰面大笑。受试者对这几张照片上的人都是一无所知,完全凭借看照片得出的基本印象来做判断。结果90%的受试者不约而同地指出面带微笑的人的能力、品行最好,给人留下最好的印象。而对面部表情平静但略显紧张的人的能力、品行持怀疑态度。这个实验明确地得出了一个结论:微笑是一个人能力和品行的最好体现,它能使别人感到信任和依靠。
俗话说:“面带三分笑,礼数已先到”。微笑是一种无言的答语,起着很微妙的作用。可以说:微笑是自我推荐的润滑剂,礼貌之花,友谊之桥。面对陌生的主试者,微笑可以缩短双方距离,创造良好的面谈气氛。应试者不仅要面带微笑,而且要谦和热情。谦和是对他人的敬重。
微笑贯穿求职面试的全过程。在跟对方见面时要带着微笑;在跟对方交谈时要面带微笑,在跟对方打招呼时要点头微笑;在跟对方告别时要握手微笑。总之,决不能吝啬你的微笑。
求职者要善于微笑。首先,微笑必须真诚、自然。只有真诚、自然的微笑,才能使对方感到友善、亲切和融洽。其次,微笑要适度、得体。适度就是要笑得有分寸、不出声,含而不露,不能哈哈大笑,捧腹大笑;得体就是要恰到好处,当笑则笑,不当笑则不笑。否则,会适得其反,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5目光语
我们也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眼睛是会讲话的“神灵”,它与有声语言相协调,可以表达万千变化的思想感情。眼睛凝视时间的长短、眼睑睁开的大小、瞳孔放大的程度以及眼睛的其他一些变化,都能传递最微妙的信息。
同微笑一样,目光眼神也是最富于感染力的表情语言。如正视表示庄重,斜视表示轻蔑,仰视表示思索,俯视表示羞涩等。在面试中,聚精会神地注视对方,表示对对方谈话内容有浓厚兴趣。为了避免过多地注视而令考官不安,可适度运用“散点柔视”,把目光放在脸部两眼至额头中部的上三角区。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指出:“我们用声带交谈,但我们是用面部表情、声调乃至整个身体去表示和传递感情的。”得体的举止在面试中确实能取得极其微妙的效果。如某家跨国公司要招聘一名新职员,应聘人员踊跃。为数不少的人在面试后,都未被录用,而田文先生没有说一句话,主考的人事部经理就决定录用他了。旁人颇感蹊跷,经理解释道:“田文的举止体态已经交了一份最好的答卷。他进门后沉着地向大家举手打招呼,说明他有很好的修养;选择了最前排的中间座位就座,表明他希望别人注意自己,善于自我推销,充满自信,有较强的优越感;并且他就座的地方人最多,说明他与人合群,善于交际;就座后,他的坐姿极佳,很坦然地坐在椅子上,臀部占据了椅子大部分,并且上身挺直,两手自然地放在膝盖上,不左顾右盼,双眼一直注视着我们,表明他稳重、沉着、冷静、大度、办事专心认真,对人尊重。田文先生是一名难得的人才,非常适合我们所要他做的工作。”
一般来说,每一种眼神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例如,视线频频乱转,给人的印象是心不在焉或心虚;视线向下,则表示害羞、胆怯、伤感或悔恨;视线向上,是沉思、高傲的反映。在交谈时,目光自下而上注视对方,一般有“询问”的意味,表示“我愿意听你讲下一句”;目光自上而下注视对方,一般表示“我在注意听你讲话”;头部微微倾斜,目光注视对方,一般表示“哦,原来是这样”;眼睛光彩熠熠,一般表示充满兴趣;每隔几秒偷看一下手表,表示催促、不耐烦的意思,是希望对方结束谈话的暗示。
应聘者若能懂得目光语的含义,那么在面试中就能巧妙地利用目光语辅助言谈。
应聘者在面试时,与主考官的关系构成有两种情况,一是只有一位主考官,这叫“一对一”的关系,二是有多位主考官,这叫“一对多”的关系,在这两种情况下,求职者目光语的运用是不尽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