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硕笔记背诵版之法理学(5)

发布时间:2012-02-01 共2页

第五章 法的要素      第一节 法律原则      一、法律原则的概念及其种类     法律原则是法律规范的基础或在法律中较为稳定的原理和准则。      其特点是,它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而具体的事实状态,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因此与规则相比,原则的内容具有较的包容性,它在明确程度上显然低于规则。但是,原则所覆盖的事实状态远广于规则,因此,原则的适用范围也宽于规则。     我们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若干种类,其中比较重要的分类有如下几种:      (一)基本原则与具体原则     基本原则中体现了法律的基本精神,是在价值上比其他原则更为重要,在功能上比其他原则的调整范围更广的法律原则。具体原则是以基本原则为基础,并在基本原则指导下适用于某一特定社会关系领域的法律原则。 
(二)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     公理性原则是从社会关系本质中产生出来,得到社会广泛承认并被奉为法律准则的公理。     政策性原则是国家在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中为实现某种长期、中期或近期目标而作出的正当决策。     (三)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实体性原则是直接涉及实体性权利、义务分配状态的法律原则。     程序性原则是通过对法律活动程序进行调整而对实体性权利、义务产生间接影响的法律原则。          二、法律原则的作用     在法制实践中,法律原则具有非常重要的和不可代替的作用。     从法律制定的角度看,法律原则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法律原则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内容和价值取向。法律原则是法律精神最集中的体现,因而构成了整个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2.法律原则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      3.法律原则对法制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从法律实施上看,法律原则也具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指导着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2.补充法律漏洞,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      3.限定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范围。       第二节 法律概念     法律概念是法律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指在长期的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基础上对经常使用的一些专门术语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的法律意义的概念。在法律发展史上,法律概念的形成是法律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法律概念与一般日常交流中的概念相比有自己的特征。  首先,法律概念所释放出的有效内容是由立法者或者司法者所确定的,带有法律性特征。  其次,法律概念是对法律所欲调整之对象所进行的特殊归纳,对所要概括事物的特征进行穷尽地列举,从中找出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最显著特征。然后对概念下定义。      二、法律概念的分类         按照法律概念所涉及的因素。可将其分为四类:   (1)主体概念,这是用表达各种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2)关系概念,这是用以表达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概念。   (3)客体概念,这是用以表达各种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的概念。   (4)事实概念,这是用以表达各种事件和行为的概念。  上述四种概念并不能穷尽所有的法律概念,如公平、正当程序、法典、一般条款等,对法律概念还可作其他角度的分类。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