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尹宗禹在线辅导考生心理、生理实录

发布时间:2009-07-11 共5页

主持人:可以。

尹宗禹:这个游戏有一个规则,就是快。慢了就不行了,你要配合我,这个游戏怎么做呢?就是我让你说一个概念,说一个词,你快说十遍,十遍就行,比如说话筒,话筒说十遍就行,说完了以后我问你一个问题,我问的特别快,你说完了第十遍我的问题就出来了,然后你要快回答我,你注意要快回答,你不能说尹老师再说一遍,不行了,这个问题就失败了,要快问快答。行吧?

主持人:行。

尹宗禹:请你快说十遍老鼠。

(主持人说老鼠)

尹宗禹:猫怕什么回答?

主持人:老鼠。

尹宗禹:刘勇回答出来了,但是回答慢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主持人:请尹老师解释一下。

尹宗禹:这是思维的关节,我让你说这个的时候你的即时的判断能力就下降了,下降了几乎到零,这个是心理的形态,当我问你猫怕什么的时候,你肯定说的是第十一遍老鼠。不妨家长可以和没看我们这个游戏的人去做一做这个游戏。规则就是一个字“快”,这个游戏说明什么呢?考生要注意后面的两句话:会做的题反复做会使你们的智力不断的下降,不会做的题反复做会使你们的心理一次次受打击。

这就是练习无度的一种结果。

就像喝酒一样,咱们通常请人喝酒得问人家,喝好了吗?合适,有一个度,你喝二多头都56度的你可以喝三两,如果让你喝半斤你就倒了,这就是无度,所以练习要有一个度,不要整天埋在模拟考试卷里,甚至有一些家长到外面买一些题,这个更没必要了,学校会给他们找很多题,这已经很多了,不埋在题里的一个办法就是选题,会做的题已经掌握了,就不必再做了。

高考还有一些难题,这750分到目前为止,我到处讲课,最高省市的考试考了730,那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很高很高了,但是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得750啊?那就是说这750分里边有些题状元也不会答。

北京的考生,一本录取线也就是重点大学才470多分,在去年。所以我个人觉得,主要是把会做的题,已经做过的就不要老做,抓中低档试题,这是一,第二,我看看还是要抓错误,像西城区或者海淀区或者东城区某一个区的学生,你把你一模、二模的卷子拿过来做一个分析,你把错误集中起来叫做积累错误、整理错误、改正错误,这样错误就变成了资源,考试的时候就可以不重犯错误。

第一是选题,第二是准备一个错误记录本,第三,我是觉得学会反思,我有一个公式叫“1+100”大于“100+1”。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同样的题做一百遍不见得有提高,而你把你的每一道题做一个认真的分析,倒是可以提高很大的成绩。

所以我觉得,要学会反思是第三条。就是每一道题呀做对了,你怎么找到切口,你怎么答的?答案怎么形成的?你要反思。做错了的题更要反思,为什么做错了?为什么切口找不到?是审题问题还是计算问题?命题人员是怎么想的?命题人员出这道题要考你什么?这道题的因子是什么?

还有一点就是认真抓好中低档试题,中低档试题有8成。中低档试题容易提高做题的信心,考生要记住,不是每一道题都是给你们的。比如我和主持人都是考生,他是比较好的学生,那有些题就是给他预备的,那哪些题不是给他预备的,他要考600,那我考400就可以了,所以要从自己的实力出发。刚刚我说的回归要注意两条。

第一要回归到课本上来,回归到考试说明上来,考试说明是复习的依据,唯一的依据。课本是依托,考试说明谁编的?命题人员编的,考试说明说了三个问题,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它对谁有约束力?对两种人员,一是约束命题的人员要按照考试说明来命题,不准超出考试说明,第二是对考生有约束力,考生的复习就依据考试说明,现在街面上卖的书太多了,有的叫《题海》,有的叫《题库》有的叫《考典》有的叫《题王》,有的叫《题霸》,有的叫《题圣》,称王称霸,咱们给考试说明起一个外号,要把这些东西都管住,叫什么?

主持人:叫《题王》吧?

尹宗禹:叫《圣旨》,皇上的旨意。还有一个就是课本,课本是依托,高考命题专家在入围的时候,他们必定要看课本,有些题就是课本上的题变换一下,所以高考命题是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课本为依托,所以考高考复习也必须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课本为依托,回归就是回归到考试说明上来,回归到课本上来。特别是考试说明里面2005年的试题考生一定要认真看,有的考生说做过了,我说不行,不但要看题,而且要一题一答案对着看,因为考试说明上把2005年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公布了,我理解那个是标准答案,你看看人家那个答案是怎么答的?切口是怎么找到的?你从这个试题里边、从答案里边你能摸索出命题专家他的想法和他的做法。

那个就是他说的,今年这个和去年这个会从材料、情景,好多上面有变化,但是题型不会变的。考察方式不会变,仅仅是情景变了、材料变了、问题变了。所以什么叫做研究高考、摸索高考的规律,是从高考的试题当中感觉高考。再有一个回归就是回归到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每年的高考我有一条深刻的教训,就是考生啊,在基础方面丢分丢的相当厉害,特别是一些优秀考生,难题他们做上来了,但是基础的部分丢了。我觉得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所以我管这一段复习,无论是搞一个选题,搞一个错误记录本还是对这个试题进行反思还是抓中档试题,还是抓基础知识、考试技能还是抓考试说明和课本,我管这些工作叫做“回归”,通常我们讲读书啊,要越读越薄,不能越读越厚,所以越读越薄的意思就是把它浓缩,最终要回到基础上来,好的学生也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走,差的同学更要一步一步打基础,我想如果你能按照我说的这几个方面去做,那么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你把基础夯实了,不但能够提高你的复习信心,也可以使你的心态趋于平稳,因为你能够找到感觉,高考复习的效率一定能够提高。

主持人:下边有一些考生说,现在越看课本越做试题,心里越觉得没底,越害怕,怎么让这些人树立信心?

尹宗禹:我不知道考生问这些问题是怕什么?是做着不会?

主持人:不会,越看不懂越不会。

尹宗禹:记住尹老师的一句话:高考试题呀,不是每一道试题都是给每一个考生的,我还可以把这个话说的绝对一点,不是每一道试题都是给每一个状元预备的,因为状元也没有考到750分,那就意味着状元也不会做,有些题也做不对,所以这样的同学就不要扣难题,这样的同学应该抓容易的题,容易的题在高考里面占2成,150分的卷面占30分,300分的卷面占60分。抓容易题,抓中档题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可以找到感觉,你能得分,你能提高自己的复习的信心,抓难题的坏处就是总抓,找不到切口,找到切口又做不下去,就使自己的心里受打击,我相信这个同学之所以觉得越做越没有信心,我觉得复习方向没有问题,应该把难题舍掉。

比如我想考一个600分就行了,那150分的题都可以舍了,我要考一个200分、500分就可以了,那意味着你可以舍掉250分的题,当然你要通过一模考试,要通过对考试说明的研读,找到哪些题是中档题,哪些题是容易题,哪些题是难题的这样的感觉。

主持人:好,下面还有一个网友提到,他上课的时候,注意力老是集中不了,总是走神,想其它一些跟课堂无关的事情,他现在的毛病出在哪?

尹宗禹:有这样的一部分同学,除了想其它的事情以外,还有一些同学跟我说,最近一段时间里边脑袋容易出现空白,就是忽然间什么都没了,这也是一种心理现象。这也是一种在复习过程当中思维品质正常的一些反应。因为这些考试呀,同学们可能没算过帐,7号8号这两天,一共是考一天半考二天,上午语文下午数学,上午文综、理综、下午外语,这两天加起来一共9个小时,就是文综、理综加上语文都是二个半小时,外语和数学各两个小时,9个小时,9个小时对于同学们来讲是一个释放,而365天的复习上课是一个储存的过程,就像往气球里面充气一样,充啊充啊,充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气球的皮越来越薄,再充就爆了,储存了一定的时候以后,就要释放出来。人365天储存了这么长的时间,需要一种释放,所以这个时候,就容易产生一种空白现象,或者是坐卧不安的现象。咱们来一个心理测试,你如实的回答我。

我有三个问题,请你选择一个,你选几个,比如刘勇就是今年的2006年的应届考生,我现在要问应届考生刘勇三个问题,三选一,第一,你先听我说完了,希望高考明天就到来就考,第二,希望高考还是按时进行,第三,希望高考再错后一个月,7月的7号8号进行。这三个,如果你要是2006的考生,你选哪个?

主持人:我选第一个。我当时高三的时候就是这个感觉。

尹宗禹:对,你看,主持人这种感觉和你们的感觉一样,我做过测试,我在一个班、两个班让他们举手,大多数都选择第一个,绝大多数都选择第一个。其实,还是按正常最好,如果有的同学选择的是第二,就是我按时高考他觉得我这段时间还可以复习还可以有收获,那就是他的心态比较好。往后移一个月的心态也还可以,他觉得我还得抓紧,我觉得时间不够,还有一些漏洞,还复习复习也好。那么为什么绝大多数同学选择了像咱们主持人刘勇一样的“明天就考才好”呢?这就反应了绝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的一种心理状态,他复习贮存已经到了一种非常浓和饱和的程度,他特别需要释放。巴不得释放,当然这和差同学不一样,我们有些差同学就觉得赶快考吧,考完就完了,那是另外一回事,一般的同学之所以选一,产生“明天考试就完了的”这样的现象和心理,完全说明考生有一种焦躁情绪,这段焦躁情绪,使我们的思维老是出差,就是这个原因,一旦心态调整过来,思维马上就可以回到正轨上来,所以我提醒这个考生,你的主要工作还是心态调整好。

主持人:其实这些人准备的其实比较充分的。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