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12-07-25 共5页

 本文导航

  创造能力测试和训练

  一、名词解释

  1、智商: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

  2、实足年龄:依据被试者的实际出生日,依据被试者接受测试的时间,按照规定的计算步骤,所获得的被试者年龄的数据。

  3、心理年龄:是在智力测试中,根据被试者的测试中的回答结果,在确定基底年龄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计算步骤所获得的数据。

  4、智商临界说:一个人的智商和他的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种情形,在一定的智商等级中,智商和他的创新能力是有正相关的,但就各个等级的智商总体来看智商和创造力的关系,则没有这种正相关。

  二、选择题

  1、“斯坦福——比奈量表”首次使用了智商概念(IQ),智力量表的这一突破性进展,使得思维能力测量,变成一门重要的测试技术,并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智商测试项目分言语性测试和动作性测试两大类。

  3、依据斯腾博格的观点,传统的智商测试只是测试人的分析性智能,而人的智能除了分析性之外,还有创造性和实践性智能。

  4、斯腾博格把人在思维过程中产生的灵感分为三类:选择性的编码产生的灵感、选择性的组合产生的灵感、选择性的比较中产生的灵感,正是这样的灵感产生创新。

  5、吉尔福特在发散性思维基础上构建的测试方法最为流行。

  6、托伦斯测试的评分标准根据吉尔福特发散性思维策四个特征流畅性、灵活性、精细敏感性、独创性来评分。

  7、评价创新的三个维度:新颖、解决问题、精细化和综合。

  8、PMI方式中:P是优点,M是缺点,I是兴趣点。

  更多自考免费试题,考生可以登录自考考试应用平台查看试题及免费在线做题!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