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4 共5页
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发生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风云变幻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平等竞争中历史地处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着的实践迫使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正面地回答资本主义文明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历史地位,否则就无法真正地摆脱"姓社"与"姓资"的困扰,就无法科学地定位不同社会阶层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历史地位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人民群众的相互关系。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看,在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共存,意味着两种制度处在共时性的结构之中,而在历史发展的时间序列上,资本主义文明创造在有些方面显然处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方,我们必须通过自觉吸收借鉴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以使我们在发展的历史时间序列上超越资本主义。同时,与资本主义共处在同一结构之中,两种制度必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我们应当辩证地对待这种作用和影响,因为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链环,其最终归宿都是走向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共产主义。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资本主义不再是简单的排斥,而是在和平共处中,通过批判的扬弃学习资本主义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
我们依然处在一个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时代,每一个民族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在发展道路和方法上都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具体做法;否则,必然会遭到挫折。发展问题的全球化并不排斥各个民族国家发展道路和方法的多样化;两者的统一赋予当代发展问题以丰富的内涵。因此,吸收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是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