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考题型

发布时间:2016-08-25 共8页

(二)思维倒置法
思维倒置法是指将给定的阅读文字材料与答案选项内容看成一个整体,当二者之间存在有规律可循的结构模式时,将二者转换使用,通过验证的手段来判定二者对应关系的一种阅读解题法。
1.总分式结构
即所给文字材料和答案选项之间存在着一种总说与分说的关系,有可能材料是总说,需要应试者从分举的答案选项中选择出答案;也有可能材料是具体内容的分述,需要应试者从四个概括说明的答案选项中选择出答案。这一类题目的解答过程实际上就是明确题干的“问”与所需的“答”之间所存在的内在的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的关系。抓准了这个关系,可迅速分辨出正确答案。
【例3-38】(2006年四川省真题)
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我们的眼前便出现一个大矿藏。由于这种语言的规律还没有完全成形,显得幼稚、粗糙、混乱,然而其中的确有宝贝,埋藏着“语言的金子”。如果不加选择地按原样搬用,势必破坏民族语言的纯洁,倘使加工铸炼,却可以创造艺术语言的典范。这是摆在作家面前的现实。
下面对文段文字的观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当社会急遽发生变化时,语言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B.随着社会的急遽变化,语言发生变化,作家应重视铸炼语言
C.在社会急遽变化时期,作家应承担起创造艺术语言典范的重任
D.我们面对的是一座语言大矿藏,其中确有宝贝和金子
【答案与解析】C这段文字是议论性文段,要求归纳出其中心论点。文段首先以“大矿藏”比喻“语言”,来阐述创造艺术语言典范的重要性;末句点明对象“这是摆在作家面前的现实”。答案选项C中“作家应承担起创造艺术语言典范的重任”是对文段内容的总结归纳.二者转换,正好相互对应。故选C。
2.因果式结构
即或是材料给出的是事物的结果,要求回答的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或是材料给出具体原因,要求根据文章内容推导出事情的必然结果。这类试题的“问”与“答”之间实际就是“因”与“果”之间的相互转换。转换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因果关系转换,材料中一般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等;二是隐性因果关系转换,材料中没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但通过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出因果关系。对于这类试题,只要明确题干的“问”与所需的“答”之间所存在的具体的因果关系,就能够准确作出正确选择。
【例3-39】(2008年中央机关真题)
“缩略”是赶路人与时间搏斗的一种方式。也许,赶路人自有不得不缩略的苦衷,其中也许不乏积极因素,但从根本上说,所谓缩略,就是把一切尽快转化为物,转化为钱,转化为欲,转化为形式,直奔功利而去。缩略的标准是物质的而非精神的,是功利的而非审美的,是形式的而非内涵的。缩略之所以能够实现,其秘诀在于把精神性的水分一点点挤出去,像压缩饼干似的,卡路里倒是足够,滋味却没有了。对一次性的短暂人生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这段文字着重抒发怎样的感慨?( )
A.急于实现目标,必然付出代价 
B.淹没在物欲中的人生是枯燥无味的
C.人们只重目的,忽略了过程的享受 
D.时间可以转化为钱,却无法转化为美 。
【答案与解析】B这段文字与正确的答案选项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缩略之所以能够实现,其秘诀在于把精神性的水分一点点挤出去,像压缩饼干似的,卡路里倒是足够,滋味却没有了”,其中含有一对因果关系:缩略(原因)——没有滋味(结果)。与答案选项对照,即可见选项B是正确答案,同时,选项B 也与设问内容“抒发怎样的感慨”十分吻合。强干扰项C与中心词“缩略”的内涵不合,与题目的设问内容也不相合,因此排除。故选B。
3.解说式结构
即题干的“问”和需要作出的“答”之问是一种解说关系,或用抽象的概念解释具体事物,或以具体实例解释抽象概念。应对这类问题,一方面需要将具体的内容理解整理并把握其实质;另一方面需要认真对照题干或答案选项,排除表述方式不同的干扰项,将实质相同的抽象含义与具体内容对号入座。
【例3-40】(2008年中央机关真题)
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自已看成是万物之主。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都是经过长达30亿年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的。
这段文字意在阐明( )。
A.大多数思想家并不理解进化论的思想 
B.真正的思想家应对所有物种一视同仁
C.所有物种事实上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黑猩猩与人类的进化史实际极为相似
【答案与解析】C文段主要围绕物种来源展开,可分为两个层次:“虽然……万物之主,,为第一层,指出大多数思想家在物种起源上的错误看法;“认为某一物种”至结尾为第二层,直接陈述观点:所有物种都经由自然选择进化而来。抽象概念“自然选择”是中心概念,文段通过“黑猩猩、人类,蜥蜴、真菌”的例子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具体说明,其中存在解说关系。将文段中的具体内容与备选项中相应的一项对照转换,即可发现,C项抽象概括了题干的具体内容。故选C。
(三)语句排序的方法
语句排序的应对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抓典型句子,即抓住起始句、结尾句、过渡句等。
(2)抓局部顺序,先抓住相邻句子顺序,形成几个小组,然后再整合成合理的语段顺序。
(3)抓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指话题的统一,语言的衔接,照应等。
(4)抓关键词语,关键词是指语段中起过渡、呼应作用的词,例如“这”、“那”、“也”、“更”等。
【例3-41】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每一种话语体系,都代表特定的视界。
②我们说了上千年的古话,说了上千年的洋话,被迫形成了一种优势:说洋话,古人说不过我们;说古话,洋人可说不过我们。
③用洋人的视界看古事,用古人的视界看洋事,都可能看到当事人看不到的东西。
④这是一个巨大的创新空间。
⑤我们可以有两个视界,两个视界既有重合之处,又有独到之处。
⑥更何况还有他们何曾见过的中国新事。
⑦创新来源于新发现,或者看到了新东西,或者看到了旧东西的新空间。
A.②①⑤③⑥④⑦ 
B.③②⑤④①⑦⑥
C.⑥①⑤③④⑦② 
D.⑦②①③⑥⑤④
【答案与解析】A②是起始句,导入话题;⑦是结尾句,总领全段;而④中“这”、⑥中“更”有明显承接作用,分别承接⑥、③。先抓住这些典型句,然后再整合语段顺序,即可得出答案。故选A。
第四节 真题精析
【例3-42】(2009年中央机关真题)
跟电影中创意以导演为中心不同,电视行业创意的中心是编剧。编剧在电视行业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小画框给视觉发挥的空间没那么大,语言艺术就显得特别重要。情景剧还有故事情节作为吸引力,而喜剧秀就完全是靠演员的表现和语言的魅力了;又都是在棚里拍,从拍摄上讲是纯技术活儿,创意都在于对话和表演。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比较电视与电影行业创意上的差异 
B.强调语言魅力对电视行业的重要性
C.解释电视行业创意以编剧为中心的原因 
D.分析电视行业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答案与解析】C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归纳。这段文字是总分式议论性文段,第一句话点出论点“电视行业创意的中心是编剧”.随后展开论证,陈述支持这一论点的理由。A项不是陈述重点,B项只是细节内容,D项在文段中并未涉及。故选C。
【例3-43】(2009年中央机关真题)
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手稿在拍卖会上露面时,考虑到手稿并不完整,只是其中一个章节,拍卖行保守给出60万至90万美元的估价,最终成交价却高达150万美元。《尤利西斯》是爱尔兰的文学国宝,第一次公开出版却在巴黎,手稿也-直留在国外,几十年来爱尔兰人都以此为憾事。得到手稿拍卖的消息,爱尔兰国家图书馆便决定不惜代价把手稿买回都柏林,最终的高价,文学价值和民族感情各占一半。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爱尔兰人具有强烈的民族感情 
B.文学手稿的价值有时难以估量
C.《尤利西斯》手稿为什么拍出高价 
D.《尤利西斯》手稿深受爱尔兰人喜爱
【答案与解析】C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中心思想的概括。这段文字是叙述性文段,首先陈述了《尤利西斯》手稿拍出高价这一事件,随后分析了拍出高价的原因,并在文末最后一句给予了说明:最终的高价,文学价值和民族感情各占一半。故选C。
【例3-44】(2009年中央机关真题)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老人说“你开错了窗户”是想告诉小女孩( )。
A.人应该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B.环境对人的情绪状态有很大的影响
C.通过转换视角,能摆脱失败和痛苦 
D.看世界的角度不同,心境也会不同
【答案与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合理推断阅读材料的隐含信息。这段文字对小女孩面对不同情景时产生的不同情绪状态进行了描述:面对悲伤的景物时会产生悲伤的情绪,面对美丽的景物时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之所以心情截然不同,是因为她面对的景物,即环境不同。A,D项同义反复,而且这样的道理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也太深奥,排除;C项说法太绝对,排除。故选B。
【例3-45】(2008年中央机关真题)
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现状,使得对中国银行业投入巨资的西方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仍是投资,没有盈利。不过,外资银行对中国信用卡市场并没有失掉信心。虽然中国的消费者没有透支消费的习惯,而这个 “硬币”的另一面是中国居民的个人负债率很低,中国内地的个人消费信用市场才刚刚开始发展,这对外资银行是极具吸引力的。
这段文字中的“硬币”指代的是( )。
A.中国银行业 
B.中国消费信贷市场
C.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D.中国居民的经济状况 ‘
【答案与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对规定语境中特定词语的理解。“硬币”所在的句子中,有关联词 “虽然……而”,表明它代表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通过阅读可知,这两个方面,一面是“中国的消费者没有透支消费的习惯”,另一面是“中国居民的个人负债率很低”。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中国消费信贷市场”。故选B。
【例3-46】(2008年中央机关真题)
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和谐源于中国古典音乐 
B.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
C.中国人很早就产生了和谐观念 
D.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和体现
【答案与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理解,可通过寻找出关键句来解题。由首句中“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以及末句中“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即可知B项与原文意思相近。故选B。
【例3—47】(2007年中央机关真题)
行为科学研究显示,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通常不那么复杂,也宽松些。可能是由于这种人际关系更有规律,更易于预料,因此也更容易协调。因为人们知道他们每天都要共同努力,相互协作,才能完成一定的工作。
这段文字主要是在强调( )。
A.普通的人际关系缺乏规律 
B.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
C.共同的目标使工作人员很团结 
D.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要靠共同努力
【答案与解析】C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归纳。文段的第一句是总说句,提出“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不复杂”的论点;以下的内容是这个总说句子的解释、分说,是对“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不复杂”的理由的阐述,选项C中“共同的目标使工作人员很团结”是对“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不复杂”的解释分说,二者转换,正好相互对应。故选C。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