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考题型

发布时间:2016-08-25 共8页

【例3-48】(2006年中央机关真题)
每个人都有命运不公平和身处逆境的时候,这时我们应该相信:________。许多事情刚开始时,丝毫看不见结果,更谈不上被社会所承认。要想成功就应付出努力,既不要烦恼,也不要焦急,踏踏实实地工作就会得到快乐。而一味盯着成功的果实,肯定忍受不了苦干的寂寞,到头来只会半途而废,甚至一无所获。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A.好事多磨 
B.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C.冬天已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D.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答案与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意思的合理接续。根据“踏踏实实地工作就会得到快乐”和“到头来只会半途而废,甚至一无所获”、“许多事情刚开始时,丝毫看不见结果”,可知作者是在强调要付出努力才会有结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完全符合上下文的语境。故选B。
【例3-49】(2009年黑龙江省真题)
缠脚是一种控制妇女的方法,是封建统治者所愿意看到的。从理论上说是没错,但是,缠脚从它最初发生到缠脚小到三寸,有个很长的过程,像宋朝那样只是把脚稍缠得瘦点,不可能对妇女有什么限制。缠脚使妇女便于被控制,有利于黑暗制度的稳定之类的言论,应该是这种极端的病态式缠脚普及之后才产生的。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
A.缠脚从最初出现到缠脚小到三寸,经历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
B.缠脚是封建统治者创造出来用于控制妇女、加强皇权的残酷政令
C缠脚现象的出现和发展,或许是古代妇女某种习俗的病态演变
D.缠脚最初出现的真正原因可能不是作为封建统治者控制妇女的一种方法
【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理解。A项表述不是文段表述的重点;C项意思与原文不符;D项虽然可以通过“但是”这后的内容推出,但也不是文段表述的重点。故选B。
【例3-50】(2006年四川省真题)
光脑,人们也许还陌生,但制造光脑的尝试,科技界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直至80年代中后期,才可以说有了决定性的突破。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上第一台光脑由欧共体的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意大利等国的70多名科学家研制成功,其运算速度比电脑快1 000倍。科学家们预计,光脑的进一步研制将成为21世纪的高科技课题之一。21世纪将是光脑时代。
下面对文段所做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觉得陌生的光脑,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了
B.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科技界研究光脑取得了重大突破
C.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7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共同研制的第一台光脑,其运算速度比电脑快1000倍
D.光脑的进一步研制是21世纪的高科技课题,21世纪将是光脑的时代
【答案与解析】C此题考查的对细节信息的把握。由“世界上第一台光脑由……等国的70多名科学家研制成功”,可知选项C中“7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表述错误。故选C。
【例3-51】(2007年山东省真题)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一共提到680多个人物,其中只有一个是中国人,叫王茂荫(1798~1865),安徽人,1832年考中进士步人仕途。他的货币观点及钞币发行方案最为引人注目,著有《王侍郎奏议》传世。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在谈到货币或商品流通、论述“强制流通的国家纸币”问题时,以第八十三条大段注释的方式专门提到了中国理财官王茂荫及其“主张应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的观点。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
A.中国的王茂荫与马克思的《资本论》 
B.《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
C.中国清代的理财官王茂荫 
D.中国封建社会货币理论的最高成就者
【答案与解析】B标题是主旨的集中体现,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文段开头提出,《资本论》中提及的680多个人物中,只有一个是中国人;随后对这个中国人的情况及其在《资本论》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了介绍。文段并未重点论述王茂荫与《资本论》的关系,排除A项;C项只是文段的一个细节信息;D项内容文段并未涉及。故选B。 
【例3-52】(2008年广东省真题) 
影视剧翻拍从来都是既讨巧又惹骂——利用经典多年积累下的人气口碑,至少在吆喝声上就比原创剧占了便宜,但它们也必须面对老观众挑剔的目光。 
这段话主要谈论影视剧翻拍( )。 
A.可能遇到的难题 
B.必须应对的处境 
C.有利和不利的条件 
D.不同于原创剧的特点 
【答案与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把握。文段是总分结构的说明性文段,“影视剧翻拍从来都是既讨巧又惹骂”为总说,破折号后的内容是对这一总说的展开。“既讨巧又惹骂”只是形容了一个情境状态,既不是难题,也不是条件或特点。故选B。 
【例3-53】(2007年黑龙江省真题) 
请根据下文回答45~49题。 
  “一种语言在世界上有大量增长的需求,本身就表现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在世界的地位、它的综合国力以及它在世界上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表现各国对这个国家未来的预测。”章新胜对媒体说。 
  北京大学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陆俭明说,汉语在法国发展势头很快,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的年增长率是2%~4%,汉语则高达38%;在日本,汉语已成为继英语之后的第二大外语,“汉语热”直追“英语热”;在澳大利亚,汉语已经超过意大利语,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外语。 
  《纽约时报》曾刊登一篇题为《2040年的中国》的文章,文中写道,到2040年,在世界各地召开的各类科学会议上将随处可以听到中文,而美国国内各种音乐排行榜上的中文歌曲也会[ ]。这当然是一种假设。今天的现实是: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3年9月公布的调查报告,中文在美国已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2003年底,美国大学理事会宣布设立AP中文项目,这意味着美国中学生选修的汉语课程将计入他们未来在大学中的学分,汉语成为美国大学入学统考中认定的外语项目之一。
  一种语言能够引起热潮,除了该国国力、侨民分布外,文化的魅力是难以量化而又绵绵不绝的动力。“语言的学习会加强文化认同感,语言永远只是栽体,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是汉语教学的目的。”陆教授说,“当然我们更注重自然地呈现真实,增进了解,消除误会,而不是所谓。文化扩张’。”
  在国外设立专门机构推广本国语言文化,已经成为国际通行做法。英国有文化委员会,法国有法语联盟,德国有歌德学院,西班牙有塞万提斯学院。法国总统希拉克不遗余力地推广法语。塞万提斯学院的院长由西班牙国王兼任。而中国刚刚推出的孔子学院。则意在借助圣人声望向世界推展汉语及其背后广博文化。
  2004年11月21日,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举行挂牌仪式。而此前两天,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主任严美华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国际项目部在马里兰大学签署了双方共同建设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的协议。
  目前,中国国家汉办已与瑞典、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签署了有关建立孔子学院的协议,未来几年内将在全世界建立100所孔子学院。
  孔子,这个中国文化的辉煌符号,一个曾经被自己的子孙轮番践踏的圣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与逐渐寻回文化自信,第一次被中国官方在如此正面、积极的意义上运用。而其使命,亦伟大艰巨;在全球化的世界里,推进中国汉语战略,推动汉语成为强势语言。
45.填写在短文第三段[]处最恰当的词语是( )。
A.名列前茅 
B.比比皆是 
C.大放异彩 
D.无人不晓
【答案与解析】B由[]所在的句子中“而……也”可知这句话为并列结构,此处所填词语的意思应和其前的分句表述的意思一致。四个备选词语中,“比比皆是”与“在世界各地召开的各类科学会议上将随处可以听到中文”的意思相吻合。故选B。
46.对《纽约时报》上《2040年的中国》提出的假设,作者认为( )。
A.完全是假设根本不可能实现 
B.虽然有点夸张但并非没可能
C.从现状看实现那样的目标非常困难 
D.今后会有更多的大学开设汉语课程
【答案与解析】B此题考查的是对指定语句的理解。这个假设指的是“在世界各地召开的各类科学会议上将随处可以听到中文,而美国国内各种音乐排行榜上的中文歌曲也会”,作者首先说明“这当然是一种假设”,表明认为这一说法有些夸大,然后接下来又对汉语目前在世界各地良好的发展势头作了陈述,
表明认为实现这一假设还是有可能的。故选B。
47.作者认为,语言传播的持久动力是( )。
A.国家是否投资大力推广 
B.本国侨民在外生活需求
C.语言承载的文化的吸引力 
D.语言是否优美动听易学
【答案与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短文细节内容的把握。由第四段第一句话“一种语言能够引起热潮,除了该国国力、侨民分布外,文化的魅力是难以量化而又绵绵不绝的动力”,可确定正确答案。故选C。
48.在推广本国语言文化方面,国际惯例是( )。
A.请世界名人书写院名 
B.由总统担任推广大使
C.由专门机构承担重任
D.为学习者建立大联盟
【答案与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短文细节内容的把握。“国际通行做法”即“国际惯例”。由第五段第一句话“在国外设立专门机构推广本国语言文化,已经成为国际通行做法”,可知C项正确。故选C。
49.关于孔子学院,以下哪种描述是正确的?( )
A.中国在很早以前就设立了孔子学院
B.美国设立孔子学院的时间实际上比韩国早
C.孔子学院的设立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D.筹建孔子学院是国家汉办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答案与解析】D此题考查的是对短文细节内容的把握。由第五段最后一句话“而中国刚刚推出的孔子学院”可判断A项错误;有第六段可知,韩国所设立的孔子学院是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同一时间段中国国家汉办只是和美国相关学校签署了共同建设孔子学院的协议,故B项错误;C项的内容在文中并未提及;由第七段“中国国家汉办……未来几年内将在全世界建立100所孔子学院”可判断D项确。故选D 。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